睡眠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幼儿园把健康教育放在首位。而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午睡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午睡休息好,能消除上午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带来的疲劳,还能保证下午活动精力充沛。但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午睡成了他们心理的负担,我们不能以“满足他不想睡午觉”为由而忽略了他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正视幼儿午睡问题,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就成了幼儿教育工作中必须正视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存在这些午睡的问题呢?  
一、幼儿睡眠环境的变化  
   
环境的变化影响到幼儿午睡。因为幼儿还不习惯在幼儿园里午睡,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从熟悉的有安全感的小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别的方面都能很快的适应,但午睡却久久不能适应。例如:某小班幼儿来园不久就对幼儿园里很多生活上都适应得很好。但在午睡时就是不睡觉,当老师问他时,他说:我想和爸爸妈妈睡,我怕我睡着了,老师就走开了。孩子感觉不到在家里的感觉,也没有在家里时的安全感。会因为没有熟悉感或安全感而影响到午睡的质量。  
二、幼儿本身的原因分析  
   
有些孩子天生就是个精力旺盛充沛,就连晚上睡觉都睡得非常少,晚上很晚才睡觉,早上一大早就起来了,就更不用说是午睡了;有些幼儿就像睡神一样,需要睡眠的时间很长。晚上早早就睡觉,早上还“起不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这个就要从孩子身上一点一点做起,让孩子了解午睡的好处,慢慢地爱上午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三、家长自身行为的影响  
   
家长的溺爱严重影响幼儿的午睡习惯。部分幼儿由于和爷爷奶奶一起住,或者是和爸爸、妈妈睡觉。孩子受到了过分的溺爱,在睡眠时间上,任由孩子高兴什么时间睡就什么时间睡,还有些家长由于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孩子午睡,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孩子不按时休息的习惯养成。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按照规定的睡眠时间、睡眠环境以及成人的正确态度和方法,经过多次反复形成条件反射的结果。如果这些条件经常变化,孩子的午睡习惯就难以形成。比如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午睡时间,今天没事早睡,明天有事晚睡,或在幼儿园午睡周末回家就不午睡等,就不能养成孩子很快入睡的习惯。这就要家庭方面配合,首先陪孩子睡觉的家长要做好榜样,不管忙不忙都要按时入睡,慢慢带动孩子午睡,这很重要。这样孩子就可以慢慢地调整好午睡时间,有规律的进行作息。面对幼儿诸多的午睡问题,我们作为教师,家长应该如何去帮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午睡习惯,保证幼儿的睡眠质量和身心的健康成长呢? 
一、根据个别差异,调整其午睡时间  
   
老师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午睡习惯作出个别的对待。不同的孩子由于年龄、生活环境、先天素质、健康等原因,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显明的个性和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并由此带来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需要。如有的早睡晚起、一觉睡足的;有的早睡早起,中午必须午睡的;也有的晚睡晚起,似“野猫子”型的等等。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老师就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和需求作出个别的对待,或者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充沛的,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孩子午睡时间推迟几分钟,允许他们在老师身边叠手帕、插塑料积木、看图书等,让兴奋神经系统慢慢安静下来,使周围安静的气氛激起他的睡意,自然睡下;另一种是让孩子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在过程中,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发出声音。总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求,教师合理的安排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和接纳,满足睡眠少的孩子,带给孩子一份安全和尊重;另一方面,孩子从中获得自信和自爱。  
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通过开展表扬、鼓励等方式让孩子慢慢接受午睡,然后便会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在午睡时,开展“好孩子”的活动,通过幼儿集体的讨论、总结:能安静、迅速脱衣服、睡下后自觉闭眼、不乱动、不讲话、较快入睡的幼儿,是大家评“好孩子”的标准。通过评“好孩子”的活动,幼儿的午睡的习惯会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一段时间,教师表扬、鼓励、肯定的方法,使幼儿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教师协助幼儿养成了午睡的习惯,也加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针对比较难教育的孩子,在班上经常用发小奖品或请他当小老师等方法鼓励幼儿上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并对他们及时进行肯定和赞许,并对个别的幼儿以表现好的孩子为榜样去说。“他做得很好,而你也会做得到,是吗”以这种教育去引导,从而使好的习惯得到强化而加以巩固下来,达到教育孩子养成习惯的目的。  
三、教师善用正面引导  
   
教师应该重新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让孩子尽量不要去想以前因为强制他睡觉而让他生气甚至是哭泣等等。首先教师要尊重孩子,让幼儿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接纳与关心,并带给了他一份安全感和被尊重的感觉,让他觉得他和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友好的朋友、师生关系,而不是对立。同时密切与难入睡的幼儿家长联系,了解该幼儿睡觉的特点,了解幼儿睡觉时的环境,了解家长是用什么办法哄孩子睡觉的运用父母的语言的亲切人幼儿感到像在家一样,例如:用手轻轻的拍拍幼儿的背或唱摇篮曲或讲故事等;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促使幼儿早入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四、家园要密切配合  
   
现今最怕发生的事就是"2>5"。既孩子在幼儿园五天的时间里,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能按时按质的午睡。而两天的周末时间里,家长并没有让幼儿养成规律的作息.没有事就督促孩子午睡,有事的话就无视幼儿今天是否午睡,这样一来,老师们五天来所作的努力都白费了。所以家长要和幼儿园老师要密切配合。了解幼儿平时在园午睡的时间,周末回家亦要按时督促孩子上床午睡。哪怕孩子在家午睡的时间不长,但让其形成良好的生物钟,有了家长们的配合,孩子的午睡习惯才会有所提高。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培养幼儿午睡的良好习惯理应是在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教师需要家长的配合。总之,要为孩子建立合理的生活节奏,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达到孩子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