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孩子与立规矩

(2023-09-28 10:08:48)
分类: 教育随笔
    现在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给他们更多的空间。但当孩子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停哭闹的时候,家长又束手无策,后悔没有早些给孩子立下规矩。蒙台梭利指出,3-6岁是孩子规则意识和早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为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所以规矩必须要立,但要讲方法。
一、“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守规矩,无以成人。家庭里,永远不能缺少规矩。一书中写道:“有规矩的自由叫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放肆。”“爱孩子”与“立规矩”,从来不是单选题。一个家,既要有温暖,也要有规矩。“爱孩子”与“立规矩”,二者缺一不可。 从小立好规矩,以恰当的方式加以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懂得爱自己、爱家人,让他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远比等孩子不听话之后,再生硬地打骂、管教有效且重要得多。
二、有些事,必须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做事磨蹭,父母先帮孩子万事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来得及。其实在孩子每个年龄段,都有他们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三、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孩子的行为,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当孩子犯了错时,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四、有些事,不能惯
      很多家长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常常以哭闹、不吃饭、撒泼打滚甚至攻击人等行为来要求大人满足其需求。您是否也曾满含无奈的妥协,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家庭教育的底线?有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不遵守也没辙啊!”
     总的来看,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被满足。第一次出现问题,大人就妥协,只会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来更多麻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