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叙事--痛并快乐的一年级
(2018-06-19 19:45:24)当个一年级的班主任我想说:痛并快乐着,当一年级的班主任,痛苦吗?真是太痛苦了,特别是第一个月,孩子们完全处在幼儿园的状态,上课铃声响不知道进教室,整天吵吵闹闹乱哄哄的。教三四年级,上课有人讲话,我们只要停下来,盯着他,全班立马静悄悄,可是一年级呢,任你眼光再犀利,就算盯到眼珠掉地上也没人理你,你越静他就讲得越欢,这时你非得吼上两嗓子才能安静得下来。有些孩子他完全搞不清楚他来学校该干什么,有一次早自读,一个女孩子在玩,我就对她说:赶紧把书拿出来读,她说:老师,我现在还不想读。以前还遇到个更晕人的小男孩子,做眼保健操老是东张西望,我就问他:这么五分钟,你就不能好好做吗?他说:不能。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要挠痒痒。”这就是一年级,真的是太崩溃了。当然,一年级的孩子也有很可爱的一面,与他们相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今天上完课我去厕所,一小女孩看我要出来,顾不上拉裤子,伸出小脑袋和手说:吴老师,拜拜。前几天,我看班上一小男孩子穿了新鞋,我就随口问:俊涛,今天穿新鞋啦?他说:是啊,我的短裤也是新的。
面对这一群可气又可爱的小屁孩子,如何教育好他们,让他们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呢,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每接到一年级总还是感到手忙脚乱、头昏脑涨。在纪律方面我一般的做法就是:全面撒网,重点捕捞。所谓的全面撒网就是全体严格要求,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制定一些规则,而且说到要做到。不过我经常说到做不到,比如:我告诉孩子上课没坐好的下课后要让他练静坐,结果一下课我就忘了,比如放学排路队,我就说谁乱推乱挤没对齐的第二天要罚他站,结果第二天我就忘了这码事儿了。
重点捕捞就是重重鼓励个别优秀榜样,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一点我要向郑老师学习,她很善于鼓励孩子,不像我整天发火骂人,罚站罚坐。她想批评一个学生,是用表扬鼓励的办法,班上有个叫林莹的小女孩,有次教到复韵母她不懂读,如果是我,我就会凶她:怎么回事,回家没读啊?回家不想读就给我站在上面读。但郑老师不是这样的,她是把林莹叫上来,翻了一页她会读的让她读,读后,“你读得真好,奖你一朵小红花。”完了又翻到她不懂的那一页说:如果你这些也懂读我再奖你一朵,回去好好读,行吗?然后林莹就高高兴兴回去读了。有时,她想批评某个表现不好的,她是表扬边上表现得好的学生。这就是郑老师的高明之处。虽然有时凶、批评、强制的方法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总是强制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肯定是不利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自我完善的力量,与这股力量相比,我们的命令、控制和强迫,反倒是画蛇添足、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的核心任务,不是怎样控制孩子,而是激发孩子的潜力,让他乐学好学。
我所说的重点捕捞除了鼓励那些个别优秀的榜样,我们还应该多花心思关注那些有问题的孩子,班上有个特皮的小男孩子,没有一分钟是能坐得好站得好的,有一次上课又玩的起劲,我就罚他站在后面,他竟然非常享受地张天双臂靠在后黑板上,一会儿走过来一会儿走过去。简直就是拿他没办法。有一天,他找我说裤带掉了,我就帮他挷好,一会儿,她又来找我挷,过一会,又掉了一次,我一说,郑老师也说他总来找他挷裤带。原来他是故意的,无非就是想和老师套套近乎,他除了本身比较好动外,他搞出来的一些事就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他的爸爸一直在国外,他妈妈在福州工作,是由外公外婆带着,我想他就是想寻求妈妈以外的温暖吧。于是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会多和他接近,多与他聊天交流,让他多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