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由能源-有关浮力发电的实践与终极理论思考》(9)

(2018-09-24 11:18:18)
标签:

走进磁能时代

拥抱飞碟文明

分类: B

自由能源·浮力发电专题讲座 


 

刘中凯  20189月 于北京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940475465

 

《自由能源-有关浮力发电的实践与终极理论思考》(9

 

以上对【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前提(或浮力·增能原理模型的实际运行或循环条件),就完全交代清楚了。下面将对这个模型的实际运行或循环过程结合图19和图20原理示意图进行详细的分析。

 

《自由能源-有关浮力发电的实践与终极理论思考》(9)

 

首先我们要把【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6个前提条件默记在心,融会贯通,然后结合图19和图20原理示意图进行深入的思考,经过深入的思考后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首先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有意思的结论:那就是,只要这个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满足了上述6个前提条件,那么这个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中使用的气体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就是一定的,不变的,而不管水箱的水深和浮筒的数量如何变化或改变。

(刘注:有的人看到这里,可能还不明白,其实道理非常简单,首先模型的转速是一定的,浮筒的排列密度是一样的,另外,浮筒在升到水面时,浮筒内的气体恰好充满整个浮筒,说明气体压缩机注入浮筒的压缩气体是一样的,满足了这些条件,说明在单位时间内,模型浮筒向大气中排出的气体总量是一定的,既然模型浮筒在单位时间内向大气中排出的气体总量是一定的,反过来正说明气体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注入浮筒的压缩气体也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所以说不管水箱的水深和浮筒的数量如何变化或改变,气体压缩机的功率都是一定的,不变的。

说的更清楚一些,图19和图20的水深是不一样的,浮筒数量也不同,然而因为这个实验模型满足了上述6个前提条件,所以图19和图20中的空气压缩机的输出功率完全一样,并不会因为图20的水深和浮筒比图19的深和多,图20的压缩机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输出功率。

其实事情还远远不止如此,我们知道图20的水深和浮筒数量是图19的两倍,假如图20的水深和浮筒数量是图1920倍、200倍、2000倍,结果会如何呢?这里可以清楚的告诉诸位,结果还是一样,图20的气体压缩机绝不会因为水深和浮筒数量增多,比如说,水深和浮筒数量比图19增多了哪怕是2000倍、20000倍,就需要比图19的压缩机付出更多的、哪怕是多出0.0001W的输出功率。这就是这个【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最为神奇的地方。

为什么神奇呢?因为我们通过巧妙的逻辑思路和精巧的理论模型设计,先把气体压缩机的输入功率确定和定死,这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这样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确定无疑的看到,在这个奇特的模型中,气体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是永远不会改变的,但是模型的输出功率却会随着浮筒的增加和水深的不断加深,而不断的增大、增大、再增大(这也是一个傻子也应该明白的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道理),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更有意思的结论:

只要满足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6个前提条件,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气体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就是一定的,不变的。而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输出功率却会随着水深和浮筒的增加而增加。这个结论也可以叫做浮力·增能定律。

根据这个浮力·增能定律,实验模型的气体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是一定的,不变的,而实验模型的输出功率会随着水深和浮筒的增加而增加,那么,模型的输出功率究竟会增加多少,输出会是输入的多少倍?或COP值会达到多高呢?它的理论极限值到底在哪里呢?这一个个充满无穷乐趣,能激发你无穷想象力的问题会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一个个接踵而至。

例如,你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个高达几千米的水箱,可以把它的高度想象的和珠穆朗玛峰一样高,你用一台固定功率的压缩机,例如一台10KW的气体压缩机驱动这个惊人的庞然大物,在它的水箱内密集的排列着几万个或更多的浮筒,这些浮筒中的气体和它们产生的巨大浮力,会产生一种什么样惊人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会给我们的千疮百孔地球和像北极熊一样正在面临绝境的人类带来一种什么样完全不同的结果和未来?

畅想总是惬意的,然而对我们来说,未来的伟大工程实践才是第一位的,才更加激动人心。

浮力·增能的原理和定律及其系统的理论,不仅可以完美的解释以往的浮力发电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帮助我们对这些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及其优劣之处做出正确的评判和总结,例如对丁明山,傅德俐,德国KPP等浮力发电的实践。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指导未来,指导未来的各种浮力发电的实践,对未来的实践做出准确的预判和预见,这正是理论的伟大力量之所在,但是,很遗憾,由于篇幅的原因,这些我们只能留待以后,在后续的文章中再做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了-----  ------

总之,无论从纯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践上来讲,这都是一个情趣盎然极具刺激力和挑战力的课题,至少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想过这个问题,更没有一个人计算过这个问题,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展开他大胆的想象,去思考,去探索,甚至天马行空似的去幻想、去想象。这里没有禁锢你思想的禁区,没有什么愚蠢的迷信和种种可笑过时的戒律能阻挡你大踏步的前进-----

我们知道,热力学中有这个循环、那个循环,如卡诺、朗肯、布雷顿循环等等,而浮力·增能原理属于冷力学的范畴,和热力学及过去所有那些建立在能量守恒基础上的力学完全不同,是一门最新发展出来的力学形式,他的特点显然是反能量守恒的,会无中生有的产生无穷无尽的能量,因此,它自然也有属于它独有的原理、规律、条件及循环方式,这就是本文在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中所向大家全面系统展示的。

而从冷力学这些独有的原理、模型、规律、条件及循环方式中,自然会引申出它独一无二的、设计奇巧的循环——中凯循环,透过这个循环,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本质,同时引申出独一无二的冷力学定律,也就是浮力·增能定律

有了这个冷力学的浮力·增能定律,人类很快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冷力学的时代,正如有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人类很快便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自此之后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一样,冷力学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也同样代表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和一个伟大的美好的新时代的开始。

 

 

——待续——

 

对本博客研究探讨的内容,你看后如果有兴趣,欢迎到磁能时代QQ:468704593加入我们,继续我们的梦想之旅。

 

 

祝各位愉快!

              刘中凯 

            2018924日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