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能源-有关浮力发电的实践与终极理论思考》(8)
标签:
走进磁能时代拥抱飞碟文明 |
分类: B |
自由能源·浮力发电专题讲座
刘中凯
我的博客:
《自由能源-有关浮力发电的实践与终极理论思考》(8)
下面谈第二个必须搞明白的问题,也就是要清楚浮筒在上升过程中,浮筒内部压缩气体的动态变化过程。
所谓浮筒内部压缩气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这个问题稍微难一点,其实这个问题在《自由能源·德国KPP自由能浮力发电机原理》(下)这篇文章中已经谈到了,其中说到:“另外,存留在整个水柱中移动的空气,仍然在做功,这一点已为前面的计算所确认。这种推荐的方法的可行性反映在图2a、2b中,
在这张图中可以看到,浮力从水柱
这段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浮筒内最初注入的压缩气体的体积,并不是始终不变的,而是随着浮筒的上升,由于水压的下降而不断的膨胀,直到浮筒升到水面,水压下降到最低点时,这个膨胀过程才终止。举个不算很恰当的比喻,浮筒在这里就好比是一个体积容量可变化的二级减压室,可以用一个形象的名称,叫做“二级变容减压室”来加以定义形容。另外一句同样重要的话是:“另外,存留在整个水柱中移动的空气,仍然在做功,这一点已为前面的计算所确认”。这句话,我们将在后面适当的地方再加以讲解。
这个浮筒实际就是一个“二级变容减压室”的概念为什么如此重要呢?那就是它告诉你这样一件你必须明白的事情,你要根据水压或水深向浮筒内注入压缩气体,或者说,你向浮筒内注入的压缩气体量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根据水深来确定,如果你注入的气量过多,由于浮筒在上升的过程中,压缩气体的减压、膨胀,浮筒中的气体就会在上升的过程中溢出,造成能量的巨大损失。然而,如此简单的一个问题,我和一个自称是研究自由能源多年的,然而却天生长着一副猪脑子的笨蛋谈了不知多少次,他竟然都没有弄明白!!
好了,你要是不想当一个长着一副猪脑子的笨蛋的话,就一定牢牢的记住这一点,否则后面的高深内容你就更理解不了了。
有了前面这些必要的知识的储备,我们就可以构建我们全新的理论体系了,首先是建立一个原理理论模型,这个理论模型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
【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这个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很简单,就是一台气体压缩机带动一个在水中可循环旋转的浮筒发电系统,这个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须具备下述几个前提条件:
1. 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所使用的浮筒的大小必须是一定的,必须是完全相同的,并且,浮筒的排列密度也是完全一样的。
2. 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的旋转速度必须是一定的,或者说,浮筒的运行速度必须是一定的。
3. 浮筒内注入的压缩气体数量的多少,要和水深相适应,使浮筒在升到水面时,浮筒内的气体恰好充满整个浮筒。(这条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向浮筒内注入的压缩气体的量和压力是一定的。)
4. 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水箱使用的水深及水压,不能超出气体压缩机所能提供的压力范围。(这条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气体压缩机所能提供的压力,要大于水箱使用的最大水深及水压。)
5. 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使用的浮筒不是封闭的,在一侧开有孔洞,与外部相通,在浮筒上升的过程中,开有孔洞的这一侧朝下。这样,在浮筒上升,浮筒内部气体膨胀时,浮筒内的水可以通过这些孔洞向外排出。
6. 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的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工作时,要与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的特定转速取得良好匹配。
上述前提条件因为在理解【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时非常重要,因为这既是一个理论模型,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做成实物演示样机的实际的模型,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为了更清楚起见,下面逐条对上述6条前提条件进行详细的解释。
第一条: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所使用的浮筒的大小必须是一定的,必须是完全相同的,并且,浮筒的排列密度也是完全一样的。
在我们的原理及实验模型讲解过程中,会涉及一些不同的模型,大家一定要记住,凡是在原理及实验模型讲解过程中涉及的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使用的浮筒在大小容积上都是完全一样的,浮筒的排列密度也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条: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的旋转速度必须是一定的,或者说,浮筒的运行速度必须是一定的。
和上条一样,凡是在原理及实验模型讲解过程中涉及的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使用的浮筒的运行速度必须是一定的。
第三条:浮筒内注入的压缩气体数量的多少,要和水深相适应,使浮筒在升到水面时,浮筒内的气体恰好充满整个浮筒。(这条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向浮筒内注入的压缩气体的量和压力是一定的。)
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理解浮力·增能原理的一个核心,前面谈到的第二个必须搞明白的问题,也就是要清楚浮筒在上升过程中,浮筒内部压缩气体的动态变化过程,谈的就是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将用一张原理图(图19)清楚的把这个有意思的过程表现一下,
图19
如图19示意图所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右侧的浮筒中的气体(刘注:浮筒中的白色部分代表气体,蓝色代表水)是随着浮筒的上升,逐渐膨胀、逐渐增多的,这个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的一个严格要求是:不管你使用的水深是多少,都必须使浮筒在升到水面时,浮筒内的气体恰好充满整个浮筒。(如图19中右侧最上面的那个浮筒)要做到这一点很简单,或者通过实测,或者通过建立在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上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理想气体定律进行计算,其方程为pV = nRT。
当然,计算肯定不如实测的更准。实际上,在实物的模型运行中,不管水箱中的水是怎样的一种深度,只要精确的给浮筒注入定量定压的气体就可以了。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下面第二张原理图(图20)
图20
这张图显示的水深是图19的2倍,假如图19的水深是5米,那么图20的水深就是10米,浮筒的数量也是图19的2倍。
从图20中看,由于水深是10米,水压更大,最下面的那个浮筒表面上看好像注入的压缩气体量减少了,其实不然,实际上注入的压缩气体和图19是一样的,所以显得少,是因为10米水深的水压更大,压缩气体注入浮筒后,不能像只有5米水深的图19中的最下面那个浮筒中的压缩气体那样,膨胀的那样大而已。前面说过浮筒实际就是一个“二级变容减压室”,这个概念其实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要细心体会和理解。减压变容不仅包含了浮筒在上升过程中的减压变容,其实在压缩气体注入浮筒的一瞬间,由于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浮筒内的压力不同,这个减压变容的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注入的压缩气体的体积会随着浮筒内最初的水压的不同而不同,浮筒内最初的水压大,压缩气体的体积就小,反之,压缩气体的体积就大。因此,不管使用的水深是多少,只要满足浮筒在升到水面时,浮筒内的气体恰好充满整个浮筒这个条件,就说明气体压缩机注入浮筒的压缩气体是一样的。
第四条: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水箱使用的水深及水压,不能超出气体压缩机所能提供的压力范围。(这条的另一种表述方法是:气体压缩机所能提供的压力,要大于水箱使用的最大水深及水压。)
这一条很容易理解,简单的讲,就是不管水箱内的水有多深、水压有多大,气体压缩机必须具备足够的压力将压缩气体打入或注入水箱最下面的浮筒之内。不管你使用什么种类的气体压缩机,是螺杆的活塞的还是滑片的,也不管你的压缩机是高压、中压、还是低压的,这些在前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都无关事物的本质,这种种不同的气体压缩机的区别仅仅是效率有所不同而已。由于现在电机和压缩机技术的进步,气体压缩机的效率已经可以做的很高,而寿命也可以达到十万小时以上。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压缩机的问题。
第五条: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使用的浮筒不是封闭的,在一侧开有孔洞,与外部相通,在浮筒上升的过程中,开有孔洞的这一侧朝下。这样,在浮筒上升,浮筒内部气体膨胀时,浮筒内的水可以通过这些孔洞向外排出。
这一条也很容易理解,如果不明白,可以参看下图21,和图中的注解。这台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实物模型的旋转方向和图19原理图的唯一区别是旋转方向相反,图19原理图是右升左降,这个实物模型是右降左升,所以图中显示右面的浮筒孔洞是朝上的,当浮筒转到左面后,浮筒的孔洞才会转而朝下。
图21
第六条:发电机的额定功率和转速,在浮力·增能原理及实验模型的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工作时,要与循环旋转浮筒发电系统的特定转速取得良好匹配。
因为这个模型既是一个理论模型,又是一个可实际运行的模型,如果模型的输出不是固定不变的,必然要考虑到这个问题。这一点后面在适当的地方还会谈到。
以上对【浮力·增能原理理论及实验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前提(或浮力·增能原理模型的实际运行或循环条件),就完全交代清楚了。下面将对这个模型的实际运行或循环过程结合图19和图20原理示意图进行详细的分析。
——待续——
对本博客研究探讨的内容,你看后如果有兴趣,欢迎到磁能时代QQ群:468704593,加入我们,继续我们的梦想之旅。
祝各位愉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