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能讲座(47)《运用磁能理论对一拖二的简要分析及验证方法》(五)

标签:
走进磁能时代拥抱飞碟文明 |
分类: B |
飞碟、磁能、反重力讲座
刘中凯
博客:
磁能讲座(47)
《运用磁能理论对一拖二的简要分析及验证方法》
(五)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计算,下面重新对老狼的一些言论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和评述,也许就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也很难说。希望大家认真思考,不要轻易就下结论,今天,敢对一台永动机随便轻易下结论并轻易否定的人,那智商肯定不高,倒不一定是傻子,可能是精的太厉害了,猴精转世吧。玩笑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老狼:这里展示的,是只用一块手机电池控制的每分钟77转的,重量接近 30公斤的永磁飞轮,飞轮的转动惯量足够大时,手机电池可用飞轮上发的电来补充电能,所以该磁动机可以自运行,但是实验发现当采用较高的驱动电压时反到不能自运行了,这个短短20分钟的视频,就是让大家看看它不断加速的过程,当转速达到77转后就恒定不再加速了。
简评1:电流要尽量减小,把铜损降到最低,电压要合适,电压过高,电流就会超过铁芯的饱和电流,要学会在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用的是否合适。
老狼:现在我已经确信:大质量飞轮+粗线径多匝数多个驱动线圈+多个大块钕磁,你几乎可以凭空得到免费的能源,还是在抒普时的那句话:粗线径,大电感,离成功不远!
老狼:最近在家养伤,行动不便,只能坐在电脑前胡思乱想,于是又有了一些改进的设想,比如:驱动磁铁的双极,我现在只利用了一面,如果将另一面也利用起来,再驱动一个轮子,那是否能增大输出一倍?
简评3:增值会有,但原因复杂,不是一根直线条那样简单。仔细研究前面的计算公式。
老狼:电感15mH 400匝
跟:支持,了解了两年的自由能,觉得老狼这个靠谱。
跟:今天您的视频我看了n遍了,你是用什么驱动轮子的呢?旁边好像只有一个电磁线圈的。
老狼:那个线圈有3个用处,一是驱动,电池电压通过霍尔开关直接接到线圈上产生驱动力;二是产生反电势,通过一只二极管接给充电电池;三是发电线圈,经过一只隔直电容后再接个全桥,整流后的直流电你可以虽便干什么用。
跟:你现在的电控磁动机还是双线并绕吗?
老狼:是的是的是的是的是的。
老狼:可以两股线当一股线用,也可以将其中的一根单独做发电线圈。
图23 是老狼的电路图
简评4:图23这个很有特色的老狼的电路图,我重画了一下,放在我的电路中,这样可以看的更清楚,看下面图24
图24
看图中新增加的部分,别的部分看磁能讲座(38)的讲解,C6是1000μ无极性隔直电容,下面的D2、D3、D4、D5、D6组成桥式整流电路,C5、R3是整流电路的直流负载。
老狼这个电路的独特之处是把发电线圈也整合到一个线圈之中了,这样的好处是只要在一个线圈上下功夫就行了,用不着再在发电机上费牛劲了,在一个小模型上搞一台高效发电机,绝非一件易事。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方法。但去掉电池,使用C5、R3,很难说效果如何。
同时老狼还提供了另一种发电的方法,线圈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将其中的一根线单独做发电线圈,这种方法现在几乎成了许多磁能装置的一种标准的发电模式了,当然,如果你仔细阅读过《飞碟·磁能·永动机》里的有关论述,会明白,这种双线并绕的形式里面,并不那样简单,还是相当有些玄机和奥妙的。
总之一句话,很到位。无怪乎能做到自运行了,确实花了心血和大量心思。
老狼:今天实验了双线圈驱动,增加的这个线圈比原线圈大,匝数线径等参数无记录,只知道电阻是原线圈的2/3,两个线圈分别放置,间隔90度,原驱动线圈在3点钟位置,后加这个线圈在6点钟位置,先将原来的线圈断开,只用后加的线圈驱动,仔细调整线圈的位置和磁隙,使转速最高,然后再将后加的线圈与原来的线圈串联(原线圈已调到最佳状态),注意相位不要接错(仍用原来的驱动电压,这时你会发现,在最高转速时,驱动电流最大时几乎只有原来的一半,而转速未见明显降低!
如果将转子上所有的磁铁都换成大块钕磁,都这么对应增加一个大个驱动线圈,所有的线圈都串联并用原来的驱动电压,效果会怎样呢?
简评5:这样做的目的,很清楚,仍然是加大电感,降低电流,不能总在一个线圈上加大电感,那样,这个线圈最后就没法看了,浑身上下全是漆包线了,硕大无比,反而对效率没好处,化整为零,一分为二,是极为聪明的方法。说明降低电流还有很大空间。
有关使用强磁的问题,已经谈过了,前提是你的东西必须有放大功能,没放大功能,用了等于白用,原因涉及对整个磁能理论的理解,这里就不多谈了。
有人说做了,做不出来,不知这些家伙是怎么学的。放在鼻子跟前,照猫画虎都不会,真不知说他们什么好啊。
老狼:当输入功率很小时,随便弄个发电线圈,发出的电就够整个系统自运行用了,对外输出的发电轮子上的磁铁,要适当离开驱动轮一定距离,以免干扰驱动。
老狼:是的,另外一面利用后,输出凭空又增加一倍,如果不用驱动磁铁,只用空芯驱动线圈,道理也一样,也是可以双侧同时驱动两个大轮子的。
老狼:一只轮子都能回补,两只轮子更没问题了
简评6:用空芯线圈驱动,已被老狼否定了,老狼的一只轮子实际上已经达到很高的COP值,原来老狼可能也用过单独的发电线圈,图23的电路可能是后来琢磨出来的。
老狼:下一次就做1600克铜的,就这么成倍的翻下去,我到要看看最终会是啥样的结果
老狼:今天(2014-6-26)的实验证实:驱动线圈的用铜量增加一倍,输入功率减半,转速不减
驱动线圈
看来自由能源很简单,舍得用铜就行了
老狼: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自运行得益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尽量减小的驱动功率(不到5W),其二是尽量减小楞次阻力,只要你在这两方面努力,定会成功。
简评7:和简评5一样,主要功夫都用在降低铜损,和增大电感。老狼的电机效率已经做的相当高,铜损很低,估计能超过90%,甚至更高。根据前面的计算公式,可以把90%代入试试,看能得出什么结果。减小楞次阻力,怎么减,还没见到过一个完整的描述。听说有人在发电机里取得很大突破,遗憾的是还处在保密状态。
老狼:复制,如果你不能一模一样,很难有同样的效果;但是,如果你想一模一样,又很难做到,因为最起码你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所有材料,也很难在工艺过程上做到一模一样,比如那个霍尔的安装位置,差了1mm,效果都有很大不同!况且,我的机器的结构和原理,也在动态的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中,你只能去捕捉本质性的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模仿。
简评8:千万别用那个霍尔了,如果非用不可,建议后面接上磁能讲座(30)中的电路,以方便调整,使用手工调整岂不要把人累死?建议老狼赶紧鸟枪换炮,换上老夫推荐给大家的专用实验电路,用这个电路调整脉冲位置和占空比是随心所欲,精准无比。
另外,这句话“比如那个霍尔的安装位置,差了1mm,效果都有很大不同”,要精心体会。老狼的特殊驱动,对触发位置要求比较严格。
当然,最后这句话是很重要的:“你只能去捕捉本质性的思路而不是简单的模仿”。什么是本质性的思路?要认真思考,千万不可囫囵吞枣。那些说做了,又没做出来的,更要深思,老狼既然做出来了,你为什么做不出来?老狼写的难道不清楚吗?还是你不相信?甚至认为他在撒谎?所以说,态度很重要,看问题的方法角度更重要。搞永动机,不要以为那是做个简单的玩具,胡乱弄两下子,就大功告成了。
老狼:最近正在提高输出功率上绞尽脑汁,主要是在规避楞次阻力方面着手改进,正在着手实验一个最新的设想,如果实验成功,有望大幅提升输出功率,因此大轮子暂时还在一边懒散的睡大觉。
简评9:装置自运行之后,需要优先考虑的,肯定就是提高输出功率了,没有强大的输出功率,就没有实用价值,就只是个玩具,老狼大概和白蛇传里的蛇精一样,是个狼精,未雨绸缪,深谋远虑,已经考虑和准备盖发电厂了,好可怕呀!
老狼:我现在发现,如果能大幅避开楞次阻力,飞轮效应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老狼:谢谢老弟的鼓励!也许是轮子还不够大吧,我刚刚买了4个大轮子,一个就有550公斤重,准备做一拖二的,还有一个1200公斤重的大定子,是个250KW的重型电动机定子,人家把铜拆掉了,我想用这个大定子做一个看看能达到多大的输出功率
老狼:这个是250KW重型电动机的大定子,有90个绕线圈的槽,我花5000元买下了,但是太大太重了不好搬运移动,我准备给它装上4个轮子,见图。
跟:哇!老狼要开电厂呀!!要淡定啊,你花钱花得我怕呀,老狼你要规划好再行动,不要过于冲动才好。
简评10:我的话也是,兄弟,千万不要冲动。飞轮根本就没有必要留着,在磁能系统中依靠飞轮,是个误区,那就是个四不像,是画蛇添足了,信哥一句话,好的磁能系统,可以干净利落取代一切能源系统,还需要飞轮干什么鸟用啊?听说过磁能永动机终结者吗?这玩意儿也许用不了多久,就要横空出世,降临地球了。老夫夜观星象,已经看到紫气东来,这话可——别当玩笑听。
----待续----
祝各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