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爬灰”还是“扒灰”?

(2012-09-18 19:01:36)
标签:

教育

杂谈

分类: 语文知识

“爬灰”还是“扒灰”?

(本文发表于《课外语文》2012年第5期)

《红楼梦》第七回写道,焦大喝醉了酒大骂贾府:“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其中“爬灰”一词,《红楼梦》各注本都解释为:公公与儿媳妇通奸。但根据是什么,这些注解却都没有说明,使读者感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焦大所骂“爬灰的”,指的是宁国府的贾珍无疑。他是一个好偷鸡摸狗的角色,他私通儿媳秦可卿,使得秦氏“淫丧天香楼”。从被骂者的秽行来看,显然“爬灰”的含义就是指公公偷儿媳妇。可是这一骂语不可能是焦大杜撰的,一定有所根据。

最近翻阅清人笔记,在王有光的《吴下谚联》中读到了一个条目,叫“扒灰”,其文如下:

翁私其媳,俗称扒灰。鲜知其义。按昔有神庙,香火特盛,锡箔镪焚炉中,灰积日多,淘出其锡,市得厚利。庙邻知之,扒取其灰,盗淘其锡以为常。扒灰,偷锡也。锡、媳同音,以为隐语。

故事的意思是,庙里烧香的炉子里,焚烧的锡箔比较多,时间长了,形成了大块,和尚们就扒出来卖钱用。后来庙旁的人知道后,也来炉子里偷锡。因为锡媳同音,就引申为“偷媳”(公公偷儿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扒灰”是个民间隐语,隐含着偷媳的意思。偷媳者,私通儿媳也,这正符合贾珍的丑行。焦大是个不通文墨的人,对文人轶事未必了解,用俗言俚语骂人更符合他的身份。

其实,“扒灰”这个俗间隐语在清朝以前就产生了。明代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中就提到:“俗称聚麀为扒灰。”聚麀,是父子同妻的意思,这一用语出自《礼记•曲礼上》:“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清人李元复在《长谈漫录》里对“扒灰”做了如下解释:“俗以淫于子妇者为扒灰,盖为污媳之隐语,膝、媳同音,扒行灰上,则膝污也。”意思是说,扒灰时要弯腰跪在地上,这样就把膝盖弄脏了,因为膝媳同音,脏了膝盖,隐义是脏了媳妇。

以上两书都认为“扒灰”是个俗语,其含义是翁媳乱伦、私通。李元复把“扒”解释为“爬行”,以此来说明“污膝”隐含着“污媳”(奸污儿媳)的意思,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同是王有光的《吴下谚联》也举了“爬灰”的例子:

王荆公子雱,早世,其妻另筑小楼以居,荆公时往窥焉。媳错会公意,题诗于壁,有“风流不落别人家”句。公见之,以指爪爬去壁粉。外间“爬灰”之语,盖昉于是。

这个故事是说: 一次,王安石经过儿媳的房间,看见儿媳身穿薄纱睡在床上,不由想入非非。但他又不敢说出来,于是在房外墙壁上写了两句诗:“缎罗帐里一琵琶,我欲弹来理又差。”写完后躲在一旁观察儿媳动静。儿媳见公公在外面鬼鬼祟祟的,于是走出屋来,一看到诗句,心中便明白了几分。于是续上了两句:“愿借公公弹一曲,风流不落别人家。”王安石正暗自高兴,没想到儿子突然出现,于是只好赶紧用袖子去擦拭。儿子问老父在做什么,王安石说,在爬灰。

也有专家考证说,“爬灰”一词出自大学士苏东坡:苏东坡中年丧妻,一直未娶。转眼儿子就娶妻了。一天,东坡一人在书房里呆坐着,这时,穿着蝉羽般透明的白纱裙子的儿媳妇端着茶杯走到苏东坡的身边,并且含情脉脉的递上了茶。媳妇其实也是个才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之所以嫁到苏家就是出于对苏东坡的崇拜和倾慕。苏东坡看着儿媳妇含情的双眼,婀娜的身姿,他也突然有点飘飘然。但毕竟有辈份之隔,顿时不觉脸红。儿媳妇见公公脸红,忙问缘由。苏东坡也不说话,用手指快速在有一层厚厚的灰的书桌上写了两句诗:“青纱帐里一琵琶,纵有阳春不敢弹。”儿媳看后,也用手指快速在后面续写了两句:“愿借公公弹一曲,肥水不流外人田”。写完就跑开了。苏东坡正得意洋洋,不想儿子突然回来,东坡吓了一跳,忙用袖子擦桌子上的字迹,儿子问父亲在干什么,苏东坡说:“我在爬灰”。

由此可见,在古代,既有“扒灰”的词语,也有“爬灰”的用法。查《现代汉语词典》,“扒”有两个最常见的读音:bā,pá。《现代汉语词典》同时收录了“爬灰”和“扒灰”另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对“爬灰”条目的解释是:“俗称公公跟儿媳妇儿通奸。也作扒灰。”这一解释是很有道理的。《红楼梦》中“爬灰”的用法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用“扒灰”、“爬灰”的词语。河北省涿县话仍然把公公私通儿媳妇叫“爬灰(扒灰)”,有时同有把年纪的人开玩笑,骂他是“老掏火棍”,意即“爬灰(扒灰)者”,与老不正经同义。湖南省邵阳市一带常戏谑地称呼有儿子的中老年男子为“爬灰(扒灰)佬”、“爬灰(扒灰)嗲”,意思是称赞他有儿子,香火旺;更有开玩笑比较过分者,在儿子的结婚典礼上,人们将铁锹(爬灰专用的工具)系在公公身上,让公公背上“爬(扒)灰证书”,宣读爬(扒)灰宣言并给公公和儿媳妇同时合影等。

 

“扒灰(爬灰)”在有些地方又称为“新台之耻”,语出《诗经•风•邶风•新台》:卫宣公为其子伋娶于齐国,尚未成婚,因闻女美而欲自娶,遂于黄河边上建造新台,在齐女初入卫境时,将她截留。国人憎恶其行为,作诗加以讽刺:“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