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2015-04-03 10:29:51)
分类: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体验分类、分步计数及数形结合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有序的进行搭配,用适当方式表达出搭配的过程与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抛出问题

师:少年宫要举行讲故事大赛,小红要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妈妈为她准备了2件上装和3件下装,如果一件上装和一件下装搭配,有多少种穿法呢?

  师:拿出你手中的学具,同桌合作摆一摆。(学生动手摆学具)

二、动手操作,体验有序

  1、问题探究,感悟有序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

(生1和生2都是先选上装再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生3先选下装再分别和两件上装搭配;汇报时边摆边说。)

师:你认为他们搭配的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们搭配的都挺好的。

师:好在哪?

生:他们搭配的时候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

师:也就是搭配的时候要“有序”(板书:有序)

2、尝试用“符号”来进行搭配

师:刚才我们用摆的方式,找到了2件上装和3件下装共有6种搭配方法,如果不摆学具,你能想办法把刚才摆的过程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用记号笔在A4纸上动笔操作)

3、展示学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交流中体会符号表达的简洁

(提前在学生中分别选出“分两组搭配”,用“文字”、“图形”、“数字”、“字母”表示的作品。)

师:(拿出分两组搭配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示)这是谁的作品,你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搭配的吗?

生:我是用图形分别表示上装和下装,先选择一件上装,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再选择令一件上装,再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所以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将作品粘到黑板上)谁和他的表示方法一样,把你的作品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将一样的作品收上来,在投影仪上一一展示,并让大家判断方法是否一样)

师:看来你们的想法都是一样的。

再看看这是谁的作品?(拿出用图形直接连线的作品)

生:我也是用图形分别表示上装和下装,先选择一件上装,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再选择令一件上装,再分别和3件下装搭配,所以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师:对于这两位同学的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们两个虽然都是用图形表示上装下装,但是一个是分着连线,一个是直接两线,我认为在一起连线更简便,分开连线太麻烦了。

    (再分别拿出用“文字”、“数字”、“字母”表示的作品,并让学生到前面来说说搭配过程,然后将作品粘在黑板上)

师:谁和他们的方法一样?一样的同学把你的作品也高高的举起来!

    ( 将一样的作品收上来,在投影仪上一一展示,并让大家判断方法是否一样)

师:刚才这些同学虽然都是用连线的方法进行搭配,你觉得(拿出用画图、汉字、数字、图形、字母表示的作品)哪个更好?为什么?

生:我觉得画图和写汉字的不太好,太慢了,用数字、图形、字母表示的比较好,因为他们都比较简洁。

师:也就是用图形、数字、字母这些符号来表示更简洁!

师:除了画图连线以外,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生:我是用列算式的方法,2×3=6(种)(师板书:2×3=6(种)

师:你能结合图解释一下吗?

生:(在黑板上边指边说)一件上装能和3件下装搭配,一共有两件上装就是2个3,也就是2×3=6(种)。

师:刚才我们用摆学具,用图形、数字、字母连线和列算式的方法找到了2件上装和3件下装有6中搭配方法,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更喜欢哪一种?

    (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搭配了!

三、巩固练习,应用方法,再次体验有序

1、102页做一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展示比较简洁的表示方法。

2、将102页做一做第2题变形,将饮料多加一种。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并让快的学生说一说你是做到的。

3、练习二十二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讨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怎样搭配。

师:看来你已经把我们今天学习的(板书:数学广角--搭配)学会了。

    继续找学生说

师:你们收获的可真多呀!下课!

 

教学反思:

    1、在让学生展示用符号表示的方法这一环节中,应该多找几种有代表性的方法让学生展示,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符号化的多样性,再通过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感悟到符号化的简洁性。

     2、练习的设计应该更有层次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爱的力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