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分类: 教学反思
七巧板是在图形的拼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图形拼摆的方法,因此摆不是问题,而这节课问题出在了学生汇报上。整节课课堂气氛偏沉闷,只有个别孩子表达的不错,大部分孩子都一言不发,这样的数学课堂缺少数学的特点。究其原因,反思出以下几点:
1、引课不够精彩。应该在课前用白板欣赏几张七巧板拼摆的精美图案,然后介绍一下七巧板的历史,再重点观察七巧板的特点,而不是看书上的图片,不清楚、不吸引孩子。
2、利用好手中的资源。学生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套七巧板,因此在观察七巧板的特点时观察手中的七巧板就可以了,清楚明了。
3、问题提的要精练到位。我在课前就将问题抄在了黑板上,学生读完后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谁能说说题里需要注意什么”,孩子一下就蒙了,应该这样提“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
分类: 教学反思
以往的练习课即处理课后和练习册的习题,并在练习中帮助孩子讲解出现的问题,但是这样的练习课是非常低效的,而且在练习课的环节安排上也应该斟酌。反思自己的这节练习课,有几点需要注意:
1、总结方法。在上课之前随着口算的练习,应该让孩子试着观察一下算式的特点,从而总结出“十几减9就是用被减数中的几加上十减去九的到的一”这样的计算方法,从而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
2、环节安排。
(1)加减混合应该放到最后处理。
(2)听算小测试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应该在总结完方法和练习几道题之后再进行。
反思之前的练习课,耽误了多少提升孩子的机会啊,之后的练习课要精心安排,
分类: 教学反思
学生刚刚学完十几减9,本以为这节课应该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但是课堂上呈现的并不尽如人意,反思一下本节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课前预设的不够准确。十几减9时是让孩子在纸上画出15个圆形,然后圈一圈,预想本节课应该呈现算法多样化,于是我课前让孩子准备了12个圆片、习题本等,想着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但就是这样一个笼统的要求让孩子不知所措了。应该在课前打印出点子图,让孩子直接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然后跟同桌说一说,这样孩子们就有抓手了。
2、问题提的不准确。在探究12-8的算法这一环节,我竟然提出了“请你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可以借住你的学具摆一摆,或者在本上画一画”,不自己动手操作怎么能互相交流呢?!应该这样提“12-8怎样算?借助刚刚学完十几减9的方法试试”,这样提让孩子们将上节课的知识迁移过来,动手操作就更容易了。
分类: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非常舒服的课,看来课前准备的非常充分,才能造就课堂的运筹帷幄,从而达到师生的多彩充实愉快课堂!
上课伊始,先练习了9道口算题,然后用足球引课:“孩子们喜欢足球吗?这几天我们学校正和别的学校举行男子足球的比赛,已经提前锁定冠亚军了,成绩非常好!”这个时候孩子们一个个自信满满的,接着说:“有几个小朋友也跃跃欲试的想踢足球呢,我们快看看吧!”出示主题图,并提问:“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片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个班都找3个孩子说图意,巧的是都有两个孩子直接说:“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还有一名同学把“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条信息也加上了。听到这我心里挺高兴的,但是没有急着马上问孩子,而是找一个孩子将图上的信息和问题很别说一下,给孩子点思考的时间,同时将提前准备的信息条一一贴在黑板上,
分类: 读书笔记
今年是我走上教育岗位的第四年,我常常会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各种问题、产生各种困惑,我便会向身边的老师去请教如何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如何能够将一个知识点更好地教给学生,在这个请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办公桌的书架上都收藏着很多教育类的书籍,果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也开始去学习这些教育中的经典。
很多书我看了都颇有感触,有些困惑也能够迎刃而解,尤其是《教育的真谛》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这本书告诉了我:爱就是教育的真谛。 我读完这本书后理解的教育的真谛是“爱”,也就是说要在教育中灌注“爱”。
首先,也是每一个老师都必须做到的热爱学生。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师生关系问题,并把热爱学生看做是教师的基本美德。
但是,我们常发现:如果我们教师爱学生,不注意方式,不注意艺术,是生硬的“爱”,是一厢情愿的“爱”,这样的“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一节非常舒服的数学课,之所以舒服是因为孩子们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积极思考、主动举手,课堂气氛非常融洽。

    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内容是新增内容。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只会解决此类问题,老师也会时不时说出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但由于书本不提,故学生掌握不是很好。现在教材上明确提出常见的数量关系,其实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学生记住“总价、单价、数量”这一组数量关系,了解复合单位的表示方法,更在于引导学生经历从一类数量关系中抽象、概括出其本质的属性的过程,并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来。因此,教学时我为学生提供相对丰富的实例,并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比较同一类数量关系的相同点上,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切实经历抽象与概括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对于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我自认为学生不仅要理解概括,而且要牢记。记住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便于解决一些

标签:

佛学

分类: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学生在三年级就学过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所以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掌握了比较万以内数的方法,为了不使课堂压抑,我通过学生知道的我们地图入手,让学生感受我们面积最大的6个省会和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国家的和谐和美丽。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和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由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推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上完本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组织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发挥小组的作用。
    本节课选择了我国6个面积最大的省会和自治区的面积数,并配以反映各城市名胜风景的形象图片,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先让学生自己从6个面积数中任意选2个自己进行比较,然后叫4名学生汇报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想法,再让学生同桌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省会或自治区的面积数,同桌进行比较,并且说一说自己比较的方

分类: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搭配的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标签:

育儿

分类: 教学反思

      2014年10月31日,在杭州的第五届小学数学峰会上有幸听到罗老师的数学课很是欣赏和赞叹。
      近似数是我们数学老师最不好把握的课。因为太活了,很多答案都对。罗老师一节课紧扣主题,突破重难点上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先由华西村引入,孩子们通过数据知道72层是准确数,近5000个座位是近似数。当问到建筑面积是 (      )万平方米,让学生猜一猜:21□□□□,可能是多少万呢?这个题目很新颖很有趣。因为不论孩子们说什么都有可能。老师问:是21万还是22万?学生说看后面的数。老师这时翻开最后面个位上的数是8,学生紧接着说不对,前面的。老师又紧接着翻开十位的数是3。学生说还不对。到底是哪一位呢?最后确定是千位。老师问:为什么是千位呢?学生说:因为千位是0.1.2.3.4.就是21万,如果是5.6.7.8.9.就是22万。这是顺势引出四舍五入法。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要学习的知识。
      罗老师的课很灵活。比如学校有3179人,用近似数表示约是(  )。孩子们说:3180,3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反思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续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被减数中间有0)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当中间出现有0的竖式比之前的单单三位数减法更加难,错误率更加的高。学生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后进生,十位就是很难理解很多的学生都是0-0=0。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二个练习导入新课。第一个练习是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第二个练习是竖式练习三位数相加连续加,第三个练习是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并让学生说一说算理,通过这些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这节课的中间有0的减法是十位的特殊性,学生很容易忘记将十位减掉。
      2、要注重算理的讲解。在课堂上,我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到黑板上练竖式,当学生计算好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各?算法板演在黑板上,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当学生说到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