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自驾游第十九站——泉州清源山老君岩

标签:
旅游骑行摄影杂谈 |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下游东北岸,位于东经118°30'~118°37',北纬24°54'~25°0'之间;与发展中的泉州市区三面接壤。距厦门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清源山自然景色秀丽,人文景观绘萃,尤以山上泉眼诸多别称“泉山”,因山高入云称“齐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称“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中兴于唐代,宋元时期最为鼎盛。经过了历代开发,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现存完好的有宋、元时期石雕造像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两代花岗岩仿木结构的石室多处。最负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国最大的、艺术价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风石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海外交通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唐武德年间,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来泉州传教,殁葬于灵山,称伊斯兰圣墓。其旁有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为我国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迹。
老君岩:道教老君造像,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该景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很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老君岩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热点。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 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扶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头、额、眼、髭、须等细雕刻独具匠心。整个石像衣褶分明,刀法线条柔而力,手法精致,夸张而不失其意,浑然一体,毫无多余痕迹。逼真生动的表现了老人慈祥、安乐的神态,因而成了一种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民间俗语“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就是摸到它的鼻子啊,可以活到120岁,若是摸到眼睛,可以活到160岁。但是真要摸到它的鼻子或眼睛却也不容易呀。中外艺术家把它视为东方石雕艺术珍品,莫怪四方游客慕名而来。该造像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