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soon hath time 毛卉撰文
(2012-11-13 17:42:49)
标签:
杂谈 |
《How soon hath time》是弥尔顿的一首十四行诗。这首十四行诗可能是弥尔顿在1631年12月9日周岁生日当天或在1632年早些时候写的。他在1632年7月获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前夕就准备放弃他原先打算进入教会的初衷,因此他的一位朋友试图对他进行规劝。弥尔顿给他的朋友写了一封信作为回答,并在信中附上这首十四行诗。
诗的开始,诗人写到“How soon hath time,the subtle thief of
youth"(时间啊,这巧偷青春的窃贼)开篇明义,哀叹时间的残忍,将我们的青春带走一去不复返。诗人运用拟人,将时间说成是巧偷青春的小偷,这个“巧”字,说明时间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就静悄悄的流逝,也就是
诗的中间,诗人提到自己的青春已飞逝(My hasting days fly on with full career),已然应该已成熟,但诗人暮春却不曾开花结蕾,远不及他同辈人的成熟,练达 (That some more timely-happy spirits endu'th).但未来很长,诗人并不着急,他觉得只要一如既往的按照“时间和天意”带领我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脚踏实地的前进( Toward which Time leads me, and the will of Heaven),好好地利用的自身的才华,上帝在天上看着我(As ever in my great Task-Master's eye),他会给我赢得的荣耀。弥尔顿在把这首诗附寄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Those that were latest lost nothing when the Master of the vineyard dome to give every man his hire”(“当葡萄园的主人来给每个人的工钱时,来得最晚的人没有失去任何东西”)。信中所指的是《圣经马太福音》中葡萄园工人的比喻。故事说,有一个葡萄园的园主雇请工人来葡萄园工作,有的工人早到,辛苦了一整天,有的工人迟来,只工作了一小时,但最后得到同样数量的工钱。所以诗中的my great Task-Master就是指的上帝。 诗人借此来表达自己会想后来的工人一样,即使大器晚成,但最终还是会有所成就。
诗的前部分是叹岁月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后部分表明自己在时间面前不慌张,不自卑,只要一步一步的前进,他终将会有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