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代壁画称绝的水神庙(上)——2021山西自驾游记(九十)

标签:
旅游山西广胜寺 |
分类: 国内游记 |
水神庙是广胜寺下寺景区中一组单独的建筑,坐北朝南,位于下寺西墙外。游客结束在下寺的参观后,不必绕到前门,而是从前殿西侧院墙上的小侧门可直接进入水神庙。
广胜寺所在的山峰称霍山,山峦间有一片为洪洞和赵城提供生活和灌溉用水的湖泊,名曰霍泉。根据景区内展牌介绍,水神庙是祭祀霍泉水神的风俗性庙宇建筑群;包括山门、仪门、明应王殿。
明应王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遭大地震损坏;元延祜六年(1319)移址重建。因为明应王是民间传说中的水神,所以俗称水神殿;这座殿堂建于高约两米的高台之上,东、南、西三面有通向高台的礓碴坡道。
这是高台南侧的礓碴坡道,视其磨损程度,应该是近年重修过的。
坡道东西两侧的高台墙面,镶嵌石块垒砌的云龙图,虽然残缺不全,斑驳陆离,但是依然感觉得到当年的凛凛龙威。
沿坡道上高台,第一道门是仪门。虽然只是两面坡的小门楼,居然还装饰了悬鱼。
仪门左右两侧的门柱,每根门柱南北各有一尊柱础石,造型很奇特。其造型既像狮子,也像金蟾。我猜测,既然是水神庙是为祈雨而建,柱础石应该用金蟾,因为金蟾主水,符合祈雨的宗旨。
明应王殿面阔、进深均为五间,平面呈正方形,重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前廊下,两尊元代塑造的门神守卫在门口左右。
两位门神身披红绸,神情威严。
我们围着明应王殿外的回廊转了一周,不得其门而入。由于此前在上寺那边看到正在维修山门前廊,我们估计这里也在维修,所以关门谢客。就在准备离开时,我们从一位工作人员口中得知,水神殿处于正常经营状态,并没有修理,也没有停止营业。明应王殿在营业时间不开门,唯一的解释就是管理水神殿的工作人员擅自离岗。我的朋友说,要向有关管理机构投诉。那位工作人员立刻表示,马上决这个问题,希望我们千万别投诉。她飞快的去找到另一位工作人员来给我们开门。看到这个来开门的人,感觉刚才见过。我们刚才下车进入下寺景区入口时,迎面走过来两位工作人员,她们查验门票之后,建议我们请个导游。听到我们说随意看看,不请导游的回答,她们颇感失望,悻悻然的回到办公室。这位开门者就是那两位工作人员中的一位。来开门的这位当然也认出了我们(因为那天游客很少,在我们参观的时间内没有其他游客),表情讪讪的,自说自话的解释刚才有事出去一下;但是没好意思再提请导游的事;我们也没有再说投诉的事。
她在开门之前特别强调,这里是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为了保护文物,殿内禁止拍照和录像。我们当然遵守规定。所以如下的壁画图片和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推开明应王殿厚重的大门,午后的阳光洒在大殿的地面上。四面墙上琳琅满目的壁画,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壁画保存完好,色泽艳丽、人物形象生动。据有关文献介绍,这是“我国古代惟一不以佛道为内容的壁画孤例”,被誉为广胜寺三绝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