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两千年前的平遥古城(上)——2021山西自驾游记(七十八)

标签:
旅游山西平遥 |
分类: 国内游记 |
2021年6月26日,我们一行三人到达平遥古城,入住古城南面的峰岩建国饭店。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平遥古城初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自初建到现在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这座古城较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也是中国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另一座是云南丽江)。2022年,平遥古城景区名列5A景区百强第4名。
我们6月27日游览王家大院和张壁古堡,28日上午游览平遥古城。酒店工作人员善意提醒我们,古城不许可外车入内,游客自驾车只能停在城外,而且城外的停车场车位很紧张,不好停车,所以不建议驾车去。如果步行过去,从我们所住酒店到古城约3.5公里,步行大概需要50分钟。由于我们计划当天离开平遥,下午2点前必须退房,所剩的游览时间有限。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在酒店前台拿了一张平遥古城游览图,在酒店门口要了一辆摆渡电瓶车,往返150元,这种车辆可以进入古城步行街以外的所有街巷。
摆渡车载着我们从古城新东门进城。
进古城不需要买门票,游览景点才需要购票入内。
门口展牌上的古城游览示意图。
摆渡车司机姓邓,他带我们游览了平遥的主要景点,包括安家街教堂、文庙、二郎庙、日升昌票号、镖局博物馆、平遥大戏堂、县衙、老城墙等。因为我们的时间有限,多数景点是走马观花,只有文庙、县衙、日升昌票号看的比较仔细,其余均属打卡而已。我将看得仔细的景点单独成文介绍,本文仅概述大概浏览的景点。
首先路经安家街天主堂。这里是县级文保单位。
教堂坐东朝西,建筑还算完整,但是积满灰尘的玻璃、破败斑驳的门窗、凹凸不平的地面,显示出荒芜凄凉的状态,不难想象其目前的冷落和寂寥。
教堂庭院里的八角攒尖亭中,立着一尊圣母像。
尽管教堂外观陈旧不堪,里面却还干净整洁。祈祷椅上的坐垫、圣经等物,说明这里经常举行礼拜仪式。
平遥九龙壁,古色古香,号称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合称中国四大九龙壁。
平遥大戏堂以九龙壁为一侧自然围挡,成为一座相对独立的院落。院落西处一块山石上雕刻一代书法大师启功生前为“大戏堂”题写的堂名。
大戏堂初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历史上为官绅礼宾、商贾休闲和演戏宴舞的会所,被誉为“中国红磨坊”,现在是对公众开放的高档餐厅。大戏堂门外的楹联:一二人千姿百态 三五步四海九州,横批:霓裳协奏。这幅楹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准确的描述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色。
开车的师傅介绍,大戏堂每天中午、晚上各一台节目,游客可以一边品尝晋商八碗八碟、十八道特色面食等风味小吃,一边欣赏山西地方戏剧,大饱口福的同时又大饱眼福和耳福。
平遥古城南大街中部的中国镖局博物馆。据说这条街上的钱庄、票号在清朝时期一度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因此,为钱庄、票号、商铺提供安保服务的镖局相应比较发达。
镖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行业,为贵重或大宗货物的运输提供安保服务。平遥历史上有经商传统,倡导货通天下。在运输条件落后,社会治安混乱的情况下,长途贩运货物缺乏安全保证,镖局行业应运而生,为商号业务往来、货物、贷币的流通进行保护,俗称走镖,相当于快递和武装押运的结合。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票号、银行、铁路、邮政、轮船等新兴不断产生,极大方便了货物运输和货币结算,镖局的作用逐渐式微。现在,这种行业已经不复存在,只在一些影视剧中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镖局博物馆座西朝东,从外面看是座四合院。邓师傅说里面有两进院子,还有跨院。
网上有参观过的游客介绍,该博物馆以详实、丰富的实物资料,客观全面地讲述了镖局这一特殊行业的产生、经营管理、风险分担方式等历史史实,揭示了镖局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对商品流通领域做出的特殊贡献。听上去很有意思。可惜没有时间去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