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如三桅帆船的海事博物馆(下)——2021澳门自由行(二十三)

标签:
旅游澳门博物馆 |
分类: 国内游记 |
海事博物馆地面一层展厅里陈列着中国古代航海家郑的雕像和郑和七下西洋航线图。
早在中学时期,我们的地理老师就给我们讲过郑和下西洋的故事。2015年,我们到葡萄牙旅游,参观里斯本的大航海纪念碑广场时,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几位世界著名的航海家,包括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的哥伦布、1497年发现欧洲至印度航线的达伽马、1519年—1521年首次率船队完成环航地球麦哲伦等。
郑和受明朝王室的委派,从1405年到1433年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堪称 “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郑和下西洋远航归来后率领其船队成员到福建长乐港天妃宫祭拜妈祖的场面。
展厅中陈列的葡国传统船只模型和葡国水手的服装。
地面二层是海事技术展,主要介绍造船技术、船体材料、船用设备、船用动力的发展等;因为展览内容的技术性比较强,超过我等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随便转了转就出来了。
展馆出口就是昔日葡国人首次登陆澳门的一号码头,现在是博物馆的室外茶座,对面可见妈阁庙的山门。
茶座是室内展厅的延续。一个工人正在实地制作一艘船体的部件,看其形状好像是车轮舟纵剖面的一段。
茶桌之间的空地上陈列一些过去的船用设施。
这个用竹篾编织的大筐,看上去很有历史感。筐里面还有类似桌面的二层平面,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物件。我在附近找了找,没有找到说明介绍之类的文字展牌。
码头上陈列着一艘龙舟。据说是每年举行龙舟锦标赛所使用的真龙舟,不是模型。
总的来说,澳门海事博物馆的展览内容、馆藏文物、布展方式都很有特点,有底蕴,信息量大,历史感强。可能是因为疫情警报尚未完全解除的原因,诺大的上下三层展厅,观展的人屈指可数。
希望疫情被完全控制以后,参观的人会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