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林海中的赛罕塔——2020承德游记(二十七)

标签:
承德塞罕坝森林公园 |
分类: 国内游记 |
从承德市区到塞罕坝的途中,无论是高速还是省道县道,公路两侧,漫山遍野都是层林叠翠、绿树葱茏。
一道古香古色的大牌坊横跨公路左右。四柱三门七楼,当中的门楣上悬挂“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蓝底金字匾额。这个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在清朝属皇家猎苑 “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公园总面积142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06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5.2%。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60年代的塞罕坝自然环境十分恶劣。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谱写了经天纬地的绿色篇章。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我们一路走来所看到的青山绿水、碧草香花,都是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的硕硕丰碑。
中午时分,到达赛汗塔景区。
赛汗塔园区参观门票成人票50元/人。60周岁-69周岁的长者享受半价优惠;现役和退役军人免票。
蓝底金字的“赛罕塔”竖额挂在北侧塔门的上方。
塔内设步行梯和电梯,乘电梯可以直达顶层。
登上塞罕塔顶层,极目远眺,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尽收眼底;果然是青山如黛,绿草如茵。
最高层有几架高倍望远镜,不同位置的望远镜可以看到不通方向的景观。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借助看到了康熙点将台、将军泡子、塞罕湖和十里画廊等。可惜无法用相机拍照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色。
赛罕塔所在广场的一侧,坐落着一块晚霞红色的山形石牌。石牌上刻着:“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十二个红色大字。
离开赛罕塔继续前行。公路一侧坐落着一尊造型新颖的银白色不锈钢雕塑。当时我们不了解雕塑的含义,但是看到雕塑上的UN字样,可以确定这尊雕塑与联合国有关。旅游回来后在网上搜索得知,2017年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境领域最高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这尊雕塑的造型来自“地球卫士奖”的奖杯。
穿过这座牌坊,就离开了塞罕坝国家森公园。
前面到达河北与内蒙的分界线——滦河源头。河的南面是河北省地域,属赛罕坝林场管辖;河的北面是内蒙古地域,属克什克腾旗管辖。河两岸的景色迥然不同。河的南面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河的北面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河中矗立一块巨石,刻着红色大字“滦河源头”。
河水中一条木制栈道,曲曲弯弯的通向沃野千里的草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