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梦莲叶羹模具 |
分类: 读《红楼梦》有感 |
《红楼梦》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提到,贾宝玉因为受到父亲贾政笞罚而受伤,贾母、王夫人、薛姨妈等进大观园来探望宝玉。王夫人问宝玉:“你想什么吃?回来好给你送来的。”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凤姐一旁笑道:“听听,口味不算高贵,只是太磨牙了。巴巴的想这个吃了。”贾母便一叠声的叫人做去.凤姐儿笑道:“老祖宗别急,等我想一想这模子谁收着呢。”因回头吩咐个婆子去问管厨房的要去。……次后还是管金银器皿的送了来。
薛姨妈先接过来瞧时,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因笑向贾母王夫人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凤姐儿也不等人说话,便笑道:“姑妈那里晓得,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他了。那一回呈样的作了一回,他今日怎么想起来了。”
每次读《红楼梦》看到此处时,我都根据书中文字猜测这四副银模子到底是长什么样,但是始终不得要领。后来偶然看过一本小册子,书名叫作《红楼梦中的工艺品》(下文简称《工艺品》),书的作者介绍了其对银模子的诠释。作者认为,每一幅模子有凿花式凹型10个,每个一寸见方,象一枚唐代的牙尺,故四副共是40个样式。若选择所需样式,将面坯顷入即可。
对这个解释,我感到不好理解。因为该解释与《红楼梦》原著的说法在两个方面不协调。首先,原著中虽然说明模子一寸见方,但是进而强调模子中凿的花样只有“豆子大小”,非常精巧;而《工艺品》认为每个花样凹型一寸见方,离原著中说的“豆子大小”相去甚远。而且一寸见方的凹型中轧出来就是面片,也说不上磨牙。其次,《红楼梦》原著中说明,每副模子有一尺多长,而《工艺品》却疏忽了模子的长度。
因此我设想,制作莲叶羹的银模子应该是一套长约一尺,宽、高各一寸的模具。如下图所示。(画图尺寸不精确,但是应该能说明问题)
每套模具包括两个部件:下面的槽床和上面的压板, 因此谓之“一副” 模子。如下图所示。
每副模子的槽床上有10个不同花型的凹槽,类似于现在一些烘焙店里制作小蛋糕的模版。但是每个凹槽只有豆子大小,比蛋糕模小很多。如下图所示。
在制作莲叶羹时,要将揉好的小面团放入槽床的花型凹槽中,合上压板,将小面团压实成型后脱出,就成为各种造型的小面坯。也许还应该先在凹槽中抹一点油以便于面坯脱出。而且制作莲叶羹的面团应该揉的稍微硬一些,以保证压好的小面坯放在汤里煮后也不会变形,且口感筋道。这才与凤姐所说的“太磨牙了”相契合。
由于每副模子的槽床凿有10个花型凹槽,一次可以做出10个不同的花式面坯;四副模子可以做出40个不同造型的花式面坯,因此就既有荷叶、菱角,也有菊花、梅花,说不定还会有小鱼、小虾,甚至铜钱、元宝等造型。然后将这些面坯下到鸡汤里去煮;再配上清香扑鼻的荷叶,就做出美味而精巧的莲叶羹了。
说到最后,莲叶羹到底是什么?我以为,就是放了新鲜荷叶的疙瘩汤而已,只不过疙瘩的造型小巧,汤的食材高档而已。难怪凤姐说:“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
此前,曾经听说有的餐厅根据《红楼梦》中介绍的菜肴推出“红楼宴”,有“茄鲞”、“胭脂鹅脯”、“酒酿清蒸鸭子”、“奶油松瓤卷酥“等菜品和点心,不知道是否也有”莲叶羹“?
我的设想对不对呢?请大家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