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荡漾画中行的湖区游(下)——2020承德游记(十一)

标签:
旅游避暑山庄如意洲 |
分类: 国内游记 |
从烟雨楼向南,经之字形曲桥进入避暑山庄最大的湖中岛——如意洲;据说因形似如意而得名。但是从百度地图上看,其形状像一只大蝌蚪。
岛上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座三进庭院(上图中红色框线位置),是避暑山庄早期清帝接见文武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处理朝政的地方。因其是如意洲岛的核心建筑,所以也用如意洲称呼之。
三进庭院南端的无暑清凉殿是如意洲的门殿;面阔五楹,进深一间,前后设廊,左右有游廊与其它建筑相通。殿本身“广厦洞壁,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隽美,暑热天气依然凉爽宜人,康熙帝因此题名。门殿前悬挂康熙御笔题额“无暑清凉”,门口的楹联“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也是康熙所写。
三进庭院当中位置的延薰山馆是如意洲的正殿,面阔七楹,进深两间,前有五槐抱厦,前后设廊,单檐歇山。有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避暑山庄营建初期,这里是康熙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处理朝政的主殿。
延薰山馆内按乾隆年间风格复原陈列。北部中间一座床,上有坐褥、靠背、迎手,前边有些宫廷陈设品,北墙上方横匾为康熙所题“敷畴丰泽”。我理解其含义是皇恩浩荡、德治天下的意思。
三进庭院北端的水芳岩秀是如意洲的后殿,面阔七楹,进深两间,前有抱厦五间,后有抱厦三间。因为山庄内泉水清冽甘甜,饮之祛病强身,康熙诗有“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之句,因此题名。
明间正中面南悬康熙题“水芳岩秀”匾。
乾隆皇帝的母亲也曾在此居住,为祈愿其母长寿,故又题匾为“乐寿堂”。殿内陈设至今保留原貌,皇太后用过的金漆雕龙宝座及屏风,福寿大方斗,龙头寿字宫灯,都在原处,保持原样。
殿内墙壁上悬挂着康熙御笔的贴落:“水清则芳,山静则秀。此地泉甘水清,故择其所宜。邃宇数十间,于焉诵读,几暇静养,可以涤烦,可以悦性,作此自戒始终之意云。”
“一片云”位于延薰山馆东侧,是专为皇帝看戏而建筑的一座庭院。据资料介绍,皇帝看戏的位置在一楼,后妃的位置在二楼。如果有外官陪看,还要在二楼放置纱帐。
关于一片云的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康熙源引贾至“一片仙云入帝乡”的诗意而命名。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此院中的房屋是如意洲岛上最高建筑,从远处眺望,耸立在松林之中的灰色屋顶犹如漂浮在绿色波涛中的一片浮云,故名之。本人学识不足,对两种说法不辨真伪,姑且听之。
庭院当中,两层小楼对面的重檐攒尖方亭就是戏台,乾隆题额为“浮片玉”。
看到 “一片云”庭院,我想起《红楼梦》十一回关于贾府家宴看戏的内容。节选其中文字如下:凤姐儿听了,款步提衣上了楼……接过戏单,从头一看,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立起身来望楼下一看,说:“爷们都往那里去了?"旁边一个婆子道:“爷们才到凝曦轩,带了打十番的那里吃酒去了。”凤姐儿说道:“在这里不便宜,背地里又不知干什么去了!"尤氏笑道:“那里都象你这么正经人呢。”当时我想,贾府家宴看戏,男女宾客要在楼上楼下分别就座,说明贾府有专用的戏楼。现在想来,贾府的戏楼应该类似于“一片云”的建筑格局。当然或许比一片云简单一些。毕竟王公大臣家的规制排场不能与皇室在相同的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