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服务区呈长水滴形,坐落在贯穿台湾南北的福尔摩沙高速公路东侧,通过匝道与上、下行的高速公路连接。 我们将车停在靠近服务区购物中心的车位。

清水服务区面积很大,以购物中心为分界线,可以分成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设有停车场、加油站、车辆检修场等设施,与大陆的高速服务区很相似,只不过面积比较大,大约可以停放数百辆轿车。
北半部分的标志是二层楼的购物中心。门楣上,蓝色五线谱做背景,四个醒目的白色大字“幸福天空”。

据我的学生讲,清水服务区定位于为游客提供舒适温馨的购物环境和休闲景点。基于这个理念,服务区分成两个功能区,南半部分的功能是过往车辆提供加油停车服务,北半部分的功能是为游客提供购物、用餐、小吃、品茗、小酌、观鱼(购物中心里居然有个水族馆)、看展览、观夜景、亲子休闲等服务,籍此体现“清水绿舟幸福乐章”的服务宗旨。
顺着购物中心的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我们惊奇的看到,每层台阶的立面上都錾刻着文字。

从最下面一层开始看:
1624,天启4年,荷兰人据台;
1649,永历三年荷兰人自大陆招募汉族农民到台湾开垦;
1650,永历四年木镇即称“牛骂社”,共有五十八户;
1731,雍正九年十二月,大甲西社番变,次年平乱后“牛骂社”改名为“感恩社”;
1733,雍正十一年,汉人向平埔族人承垦十三庄之地;
1812,嘉庆十七年,创建大街土地公庙,名为“开基福德祠”;
1850,咸丰元年,埤仔口人蔡鸿猷中文举人,是本街第一位获科举功名的人。
后面的文字不再逐行抄录。原来这些文字是服务区所在地清水老街的近400年的发展简史。台湾人将历史写进建筑,将文化融入旅游,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在记录清水老街历史的石阶前留影,表示对历史、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尊重。

购物中心里设有出售各种土特产品和小吃的超市、专卖店。每个柜台的陈设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由于我们专心于买小吃和吃小吃,忘了拍照片,以下三张购物中心的照片均来自网络)


有的摊位出售当场制作的小吃,空气中飘散的香气让游客垂涎欲滴。我们在一家烘焙坊的摊位前排队等候几分钟,买到刚出炉的吊钟烧,有各种馅心,无不甜咸适中,香糯可口,吃一口,回味无穷。吃完吊钟烧之后;虽然还想吃其他的小吃,但是肚子里已经没有容量,只好作罢。
餐厅里既有盒饭、汉堡、牛肉面等快餐,也有炒菜、面点等传统菜式。用餐区里熙熙攘攘,座无缺席。

购物中心里室内的商品精美,食物飘香,室外的风景更加精彩。

绿地草坪中,白色的拱门跨越一泓清水。

我的学生告诉我们,这道白色拱门五条led灯带组成。每到晚间,灯光亮起,拱门就变身为飘落水面的彩虹,非常漂亮,有时还有烟火、水幕电影等演出活动。而且,这里视野开阔,是观赏台中夜景的理想位置。许多周围的居民专门到服务区里面来休闲观景,水池周围的露天咖啡座人满为患。台北有的家长专门带孩子到这里亲子一日游。
这是在网络中看到的清水服务区放烟花的景色。

清水服务区在台湾高速公路服务区里独树一帜,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区提升为游客心目中旅游景观,对拉动消费需求产生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我们想,大陆的高速公路里程越来越长,服务区数量相应不断增加。如果大陆的服务区也能做到清水服务区的水平,应该对拉动内需有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