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忆母校感念师恩“公益活动的感言
(2019-07-05 17:19:05)
标签:
公益感恩回忆同学 |
分类: 有感 |
2018年4月15日上午,原“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的400多名校友举行了“情忆母校感念师恩”公益活动闭幕式。转瞬之间,距离闭幕式又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闭幕式上的笑语欢声,师生代表发言的情真意切,告别宴上的感今抚昔,所有这些依然历历在目。
夜深人静之时,伴着案头一杯绿茶的袅袅清香,细读《情忆母校感念师恩》的师生回忆录,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一段段朴实的话语、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跃然纸上,同时也让我对那些身体力行、践行公益活动宗旨的同学怀有一份深深的敬意。
原九年一班的谢桂芬同学,是这次公益活动发起人。她在大病初愈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出资出力,亲力亲为,设计公益活动的各个项目以及各项目的活动日程,为全体附中师生创造了四十八年之后再聚首的可能,为我们畅叙师生情、同学情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原九年二班的王渝曙同学,积极参加组委会的分配各项工作。她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事无巨细,将自己的工作分工完成的尽善尽美。
原七年三班的张向阳同学,负责回忆录的文稿整理编辑工作。他在耐心护理九十高龄老母亲的同时,对其有经手的所有文稿,逐字逐句的核对勘验。有的文稿作者因为时间久远,文中提到的人名、时间不太确定。碰到这种情况,向阳同学通过各种方式、渠道进行核实,精益求精,力争准确无误。
原七年一班的王靖同学,她发挥自已曾作过原单位校刋编辑的专业特长,主要承担《情忆母校 感念师恩》上下两册文集的编审工作。依据国家出版要求和规定,对文稿的观点、内容反复推敲,并充分与作者沟通,保障了文稿的水准和质量。她因患眼疾,视力较差,平常需要戴两副眼镜,如果看书还要使用放大镜。在这种情况下,她任劳任怨,主动加班加点,将许多同学埋在心底的回忆转换成见诸于报章的史料。
原八年四班的向曙同学,三次罹患重疾。她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挥毫作画,为公益活动提供了浓墨重彩、形神兼备的画幅。
我的视野不够宽,信息也不充分。但是仅就我了解的信息而言,所有参与公益活动同学的无私奉献行为,已经能够充分诠释公益活动的举办宗旨和效果。
不仅如此,在公益活动结束后,我们惊喜的看到了公益活动产生的晕散效应。大家依然相约去看望垂暮之年的老师,回想课堂上老师为我们传授知识的风采;当了解到个别同学因为各种原因面临困境时,大家不约而同的施以援手,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有的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义务开办讲座,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同学在安排丰富多彩晚年生活的同时,主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给同学带来欣喜和快乐。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效应会向陈年老酒一样,时间越长就香醇、越厚重、越沁人心脾。
有感于此,赋诗一首。
求学问道得培栽,感念师恩难忘怀。
若无昔日勤教诲,何来今朝群英才。
同窗数载忆佳趣,共酌几番品华彩。
为有公益使命在,夕阳更红花常开。
因为才疏学浅,平仄和对仗都不够工整,但求表达对“情忆母校感念师恩“公益活动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