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尘封警钟常鸣——参观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有感

标签:
反腐展览警钟严肃党纪 |
分类: 有感 |
2019年5月14日上午,南开商学院退休支部组织18名党员参观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石家大院的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展览。
1987年,西青区文化局将石家大院辟为杨柳青博物馆,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被天津市政府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家大院2005年被天津市政府列为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
警钟形展板上的前言,介绍了展览的内容和意义。
展室中陈列着大量资料和图片,详细介绍了新中国反腐败第一大案审判和处罚过程。
新中国腐败第一大案的主角是曾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和曾任天津地委副书记、天津专区专员的张子善。刘、张二人在革命战争年代都曾立下卓越功勋;年纪轻轻就成为国家的高级干部。但在和平环境中,他们二人经不起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逐渐腐化堕落,两年期间贪污总计达171亿元(旧币)。按当时的币制标准和市场物价指数,171亿元可以购买将近一吨黄金。
展柜中陈列着部分刘张二人贪污公款的证据。
刘、张二人在津任职期间生活腐败,贪污公款,搜刮克扣民脂民膏。当时的天津行署副专员李克才目睹刘、张二人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1951年11月,李克才在中共河北省委的会议上检举了刘青山与张子善的贪污罪行。
当时,一些干部曾和刘青山、张子善一起出生入死的干部,在对刘、张二人量刑问题上存在分歧。有的说:“他们是有功之臣,不能杀!”有的认为:“可以判个重刑,让他们劳动改造,重新做人。”毛泽东主席听了这些意见后,沉思了一会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举行公审大会,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这是当年公审大会现场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