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2019-01-17 23:36:21)
标签:

博物馆

历史

动物

标本

分类: 非洲旅游

Iziko博物馆中一类重要展品是当地特有物种的动物标本。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腔棘鱼和棱皮龟。

这是腔棘鱼(Coelacanth)的标本。腔棘鱼的特殊之处在于除了有鱼鳍之外还有四肢,能够在海底行走。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根据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腔棘鱼在三亿年前曾经繁盛一时。当它在从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中,这种鱼逐渐长出四肢并开始上岸生活。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已经生出四肢的它又回到了海洋中。到7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它的踪迹便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仅仅留下了化石。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腔棘鱼早在8000万年前已经灭绝。直到1938年,在南非发现了活着的腔棘鱼。腔棘鱼很重,成年鱼长约1.5米,体重约50公斤。因此,腔棘鱼被称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


这是棱皮龟(Leatherback Turtle)的标本。这种龟的四肢及身体均覆以革质皮肤,没有角质盾片;背部有7行纵棱,腹部有5行纵棱,因此而得名棱皮龟。根据介绍得知,棱皮龟最大体长可达3米,龟壳长2米余,体重200多公斤,大概应该算是龟中巨无霸了。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我第一眼看到棱皮龟时,因为它有两条长长的“翅膀”,根本没有想到这是一只龟的标本。看了说明才知道,棱皮龟的前肢特别发达,最长可达100厘米,后肢长约48厘米;前肢约为后肢长的2倍多;而且前后肢都进化成桨状,可持久而迅速地在海洋中游泳。根据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1970年,中国长江口海域捕获了一只棱皮龟,它身体上所挂的标记表明它还曾经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大西洋海域被捕获过,可见它的游泳本领之高强。

博物馆里的动物标本非常多,记不住,拍了几张照片在这里分享。

这是白海豹和斑点海豹。李导说这两种海豹都是比较稀有的海豹品种。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这是南非特有的羚羊品种,身材高大 ,有些像在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看到过的大角斑羚。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这是土狼,长得这么丑。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这是黑犀牛,据说是莱索托的国兽。听李导讲,非洲国家近年来加大了犀牛的保护力度。盗猎者无法捕猎犀牛,就开始在博物馆的犀牛标本上打主意。20084月,曾经发生过盗猎分子砸碎玻璃柜偷盗犀牛角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犀牛标本。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这是什么动物?没有查到它的确切名称。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博物馆里还展出了多架鲸鱼骨骼标本,我不懂鲸鱼的分类,只是感觉非常震撼。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展现南非历史的Iziko博物馆(下)——2018南非旅游散记(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