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津赞两国的维多利亚瀑布桥(下)——2018津巴布韦旅游散记(七)

标签:
大桥工程交通殖民地 |
分类: 非洲旅游 |
维多利亚瀑布桥南端是赞比亚领土。南端桥头西侧有几间茅草顶的房屋。
走进去才发现,外观上如此拙朴、简陋的房屋竟然是个介绍大桥史实的博物馆,里面只有一间展室,陈列一些与建造瀑布大桥有关的资料和物品。
这是瀑布大桥的模型。
展室墙面上悬挂着维多利亚瀑布地区地形图。
根据馆内陈列的文字资料得知,维多利亚瀑布桥是塞西尔.罗德斯(Cecil Rhodes)设想的非洲内陆通道规划中的一部分。罗德斯是著名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他于1880年在非洲建立“德比尔斯矿业公司”,1888年获得金伯利钻石的垄断开采权。1890年担任开普殖民地总理,大力推崇建立建立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殖民区域(Rhode’s Cape to Cairo Vision)。他设想建设开普敦至埃及铁路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在南非开采的矿石和木材运到埃及港再用船运回到英国。实际上,塞西尔.罗德斯本人并未到过瀑布城,而且在大桥开工前已经去世,他设想的开普敦至埃及的铁路到现在也没有全线贯通。
右下角非洲地图中红色部分就是塞西尔.罗德斯设想的殖民区域版图。
下图左侧照片是塞西尔.罗德斯的照片,当中的画幅显示了塞西尔.罗德斯称霸非洲大陆的勃勃野心。
瀑布大桥由Douglas Fox公司的顾问及合伙人乔治.安得鲁.霍布森(George Andrew Hobson)设计,桥的应力计算工作由拉尔夫·弗里曼(Ralph Freeman)辅助完成;后者是悉尼海港大桥主设计师。
这座桥的各个部件在英国克利夫兰桥梁工程公司(Cleveland Bridge & Engineering Company)制作,制作完成后被运到莫桑比克港,然后用火车运到瀑布城。1904年开始建设,耗时14个月,1905年完工。
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些日常生活的物品,包括皮箱、书柜、煤油灯、相框、装饰墙布等,导游说这些都是当年建桥工程师留下的物品。
瀑布大桥的桥面上,左右两侧是人行道,当中是公路和铁路。据说,这条铁路采用英国的窄轨铁路标准,因为其轨距为1米,也叫做米轨。
在游览瀑布大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两岸车辆频繁往来,说明尽管瀑布大桥历经百年有余,桥上设施陈旧,行车速度较低,但是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交通纽带作用。
这是从津巴布韦开往赞比亚的货运列车。
这是从赞比亚开往津巴布韦的货运汽车。
当地居民用自行车载货通过大桥。
这些工人在为桥栏除锈上漆。
看到这块牌子,就意味着又回到了津巴布韦的领土。
我们从津巴布韦一侧踏上瀑布大桥,步行到对岸赞比亚桥头参观大桥博物馆,再步行回到津巴布韦,一共用时2小时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