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2018-11-09 23:42:30)
标签:

马赛村

土著

游牧

欢迎

分类: 非洲旅游

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上,居住着大约100万马赛人(Maasai),他们是东非土著的后裔,以放牧牛羊为生,是东非现存最活跃、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如今,马赛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当地人将马赛人聚居的村落统称为马赛村。

从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返回皇家马奢酒店的路上,我们去参观了一个距公路不远的马赛村。

远远看到几棵枝繁叶茂的绿树,掩映着的一圈低矮的小房子。这是就是我们要参观的马赛村。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我们刚下车,一位肩披红蓝相间格子布的男子经走过来向我们表示欢迎。带领我们参观马赛村的张总介绍说,这种格子布叫“束卡”,是马赛人的传统服装,多以红颜色为主色调,也有其他颜色的。大概因为“束卡”展开后的形状类似于中国的线毯,来这里旅游的中国人将其称之为马赛毯。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在马赛村旁的空地上,这位男子用很流利的英语自我介绍。他是马赛人,高中毕业,曾经在内罗毕学习过英语和旅游管理,是我们参观马赛村的导游。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马赛人的传统习俗和现状。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历史最悠久的土著居民,也是肯尼亚最有代表性的游牧民族。几百年来,他们一直生活在野兽出没的马赛马拉草原上,终年成群结队流动放牧,逐水草而居,主要依靠牛羊的肉、血、奶为生,保持着近乎原始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政府鼓励马赛人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已有一小部分人转为半农半牧。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导游告诉我们,马赛人以牛羊的数量来衡量家庭的财产,并以此作为一夫多妻的经济基础。成年男子拥有十头母牛就具备了娶一个妻子的资格。我们问,如果有20头母牛是否可以娶两个妻子?他说可以,但是要得到第一个妻子的同意;同理,如果有30头母牛就可以娶3个妻子,但是要得到前两个妻子的同意。而且男人要保证平等对待所有的妻子和不同妻子生育的孩子。

简短介绍之后,导游招呼那些等待在树荫下的男性马赛村民,为我们举行一个传统的欢迎仪式。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这些马赛男人每手持一根木棍,过去用于防身和赶牛,由于长期使用形成了棍不离身的传统,这样的木棍被称为马赛棍,是马赛男人的标配。

他们排队在空地上转圈行走,踏着节奏唱着我们听不懂歌词的民歌。导游说歌词内容是表示欢迎的意思。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转过几圈之后,他们在空地上站成一排,为我们表演原地弹跳。据说这是马赛男子向马赛女子求婚的一种传统方式。谁跳得高,谁就更容易得到心仪女子的青睐。为我们当导游的男子(左3)第一个表演,可惜他跳得最高的时候我没拍到。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每一位男子都表演了原地起跳,他们的这种功能真令人称奇。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欢迎仪式结束之后,导游告诉我们可以和他们合影。这在以前是不许可的。因为马赛人过去认为,相机会将人的灵魂带走,给被拍照者带来厄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马赛人也开始接受新的观念,坦然面对镜头与游客合影。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导游邀请我们进入村子参观。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所谓村子,就是一个用灌木和枯枝构成刺篱墙的院落,里面有几十座用树枝、泥巴和牛粪搭建的小房子。

保留东非土著传统的马赛村(上)——2018肯尼亚旅游散记(三十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