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叶卡捷琳娜宫——2017俄罗斯旅游散记(十六)

标签:
叶卡捷琳娜宫讲解器鞋套游客流量控制 |
分类: 欧洲旅游 |
我在叶卡捷琳娜宫官网(http://eng.tzar.ru/museums/palaces/c_atherine/plans)下载了一份叶卡宫导览图,图中白色部分是对游客开放的区域,共计34个房间。这些房间,除主楼梯间以外,其余都分布在二楼。
根据该网站提供的信息,上图中各房间的名称如下。
翻译成中文如下:
根据叶卡宫管理方的规定,游客的液体、双肩包、雨伞等物品不得带入宫内,只能寄存在入口处。我们参观那天恰逢雨天,所有游客人手一把雨伞,因此我们进入叶卡宫一楼先去存包。好在我们去得早,寄存处没有人排队,挂钩上空无一物。
办好存包手续之后,导游发给每个人发一个带耳机的讲解器(就是下图中这个比火柴盒略大些的红盒子),并告诉我们如何将讲解器的旋钮旋转到中文频道。
为了保护宫内的拼花木地板,所有游客还必须穿上鞋套。无论多么漂亮的鞋子,此刻都变成熊掌般模样。
完成存包、调整讲解器、穿鞋套等程序之后,我们开始了叶卡宫之旅。
与此前我们参观过的温莎城堡、美泉宫、米拉之家相比,叶卡宫的游客流量管理方式很有特点。为了有效地控制各个时段、各个展厅的游客流量和存量,防止某个房间人员过多可能对文物造成的破坏,叶卡宫管理方采用分批定量放行的方式,确保不同时段进入宫参观的游客数量比较均衡。其次,利用讲解器控制参观游客的行进速度,以调节各个展厅的游客数量。叶卡宫的讲解器是一个录音播放器(与我们在美泉宫、宁芬堡宫使用过的点餐式讲解器不同)。游客没有自己选择讲解内容或重播某段讲解词的权利,只能跟着讲解器的播放速度边听边看边走。而播放的内容和速度取决于叶卡宫管理方为每个参观团队配备工作人员。这个工作人员根据讲解词的进度监督游客的参观路线和进度。如果有的游客听完了一个房间的讲解还不打算离开,或者行走的速度比讲解速度快,他会随时出面劝说催促。这种方式非常有效的控制了游客进出的速度和分布状态,避免了某个热门景点过于拥挤的情况,但是需要较多的工作人员。
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来不及参观全部开放的展厅,只是游览了其中10余个房间。参观房间的内容在以后博文陆续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