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里的教堂广场(下)——2017俄罗斯旅游散记(十)
标签:
教堂广场马术导览图 |
分类: 欧洲旅游 |
这是天使报喜大教堂(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ий Собор),又名圣母领报大教堂,位于教堂广场的西南角,与圣母升天大教堂隔多棱宫相望。(由于我们是下午参观教堂广场,天使报喜大教堂正处于逆光位置,拍照效果不好,所以在网络中下载了一张上午拍摄的照片)。
根据网络上提供的信息,这座教堂始建于1470年代初期,尚未竣工就发生了垮塌。(沙皇时代也有豆腐渣工程?)后来聘请意大利建筑师改变了设计和施工方案。这位建筑师的设计方案吸收了俄罗斯拜占庭风格的某些特色,同时大胆的进行结构创新,建成后的教堂环廊曲径、幽深莫测,多少令人感到一些不可言状的神秘感。这座教堂初建时只有三个穹顶,16世纪60年代,伊凡大帝下令对教堂进行大规模改造,在长廊的转角处增建了四座带穹顶的小礼拜堂,还造成了两个装饰性穹顶,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有九个金顶、熠熠生辉的大教堂。
天使报喜大教堂里面也不许可游客拍照。好在我在进门处的信息台处得到一份中文版的三折页导览图,由此可以简单了解教堂的历史、结构和里面文物的特点。
导览图第1页,概括介绍了大教堂的外观建筑造型和局部剖面图。
导览图第2页,以横截面的方式介绍大教堂的内部建筑结构和南走廊里的圣像展分布状态。
导览图第3页、第4页,用邮票大小的图片介绍南走廊里各幅圣像的名称和创作时间。

导览图第5页、第6页,分别介绍大教堂圣像墙的构成和内容,以及教堂内部其他珍贵文物。第五页右侧当中的图片及其说明引起我的注意。游客站在教堂穹顶下抬头向上看,可以看到穹顶内墙上的基督画像。更为巧妙的是,这些基督画像的眼神都是向下看,仿佛是在天堂上俯视世间的芸芸众生。

天使报喜大教堂中的圣像墙是保存至今最古老的圣像墙之一(位于导览图1页H 位置),共有近100幅圣像,分为6层;从上到下分别是节日层、基督层、先知层、祖辈层、中下层和下层。各层的圣像描述不同的故事,画幅的尺寸页不同。导游特别告诉我们,圣像壁当中铁花装饰的镀金大门是沙皇大门,沙皇大门右侧第二幅画像是创作于17世纪的圣母报喜圣像,这幅圣像非常珍贵,堪称天使报喜大教堂的镇堂之宝。
圣像墙下层给时任沙皇的保护天使留有专门的圣像位置。该沙皇去世后,这幅圣像随同沙皇的棺材一起被送到天使长大教堂,新登基沙皇的保护天使圣像则被挂在空出来的位置上。
在教堂广场中,天使报喜教堂的面积较小,却一直是前沙皇皇室的专用礼拜堂,皇子、皇孙出生、结婚都在这里举行仪式。前苏联建国后,从1918年开始,这座教堂停止举行祈祷仪式,其后一度被改为博物馆;直至前苏联解体后的1993年,这座教堂才正式恢复祈祷仪式。
为了写此篇博文,我在克里姆林宫官网上查找相关信息,无意中看到下面这张图片。
图片的画面让我想起,地接导游曾经说,每逢重要节日,教堂广场会举行传统方式的庆祝活动,其中包括马术表演等活动,非常壮观,也非常有历史感。这张图片应该就是导游所说的教堂广场上举行马术表演的场面。
从照片的拍摄角度看,应该在伊凡钟楼的高楼层拍摄的。图片右侧金顶教堂是圣母升天大教堂,左侧有一金四银五个穹顶的是天使长大教堂,图片正中白色房子是多棱宫,多棱宫左侧的建筑是天使报喜大教堂,多棱宫与天使报喜大教堂后面那幢白墙绿顶的大房子是大克里姆林宫。
看到这张图片,我们没有登上钟楼一饱眼福的缺憾多少得到一点弥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