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情谊半世纪 花甲童真忆当年

标签:
同学聚会情谊感想 |
分类: 有感 |
今天上午,我们初中同班的37名同学聚集在一起,回忆当年同窗求学的经历和情谊。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自1964年9月我们进入初中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时间。1968年-1969年,同学陆续离校,有的下乡插队,有的参军入伍,有的留城工作。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每位同学的职业、岗位都发生过很多变化。各自的人生轨迹不同,境况千差万别。5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现已年过花甲,多数霜染两鬓,大部分已退休赋闲。今天这些同学济济一堂,回忆半个世纪的同窗情谊。
50年的沧桑岁月在各位同学的面容上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有的同学偶有往来,相互之间对各自容貌的变化还比较了解;有的同学离校之后就再没有见过,容貌变化比较大,这样的同学一进门,就会引起大家的询问和猜测。一旦有人认出来者,立刻引起一片惊呼,“变化太大了,如果在外面,走对面也不认识。
当年和我同桌的韩津霓,近来身体有恙,仍然抱病参加同学聚会。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她记得我当年写的一首小诗。说老实话,我自己都不记得那首诗了,而她还能一字不错地背下来。真让我感动。
有几位分身乏术的同学,分别打电话或发信表示无法到会的遗憾和对同学情谊的思念之情。
每位到会同学,都领到一枚按照当年校徽翻制的纪念校徽。
会议开始,主持人张向阳首先邀请每位到会的同学简单介绍自己的经历和近况。
这是第一位发言者。当年她学习用功,成绩非常优秀。
每个同学都简单介绍了自己50年经历和现状。
这是张向阳戏称的“群丑图”,是本班同学在学期间的单人照。其中有的是当年学生证上的照片,有的是从多人合影中剪裁而来,有的照片本人都不记得了,通过其他同学才找到。张向阳花费了太多太多的时间和太多太多的心思才收集和整理出这张弥足珍贵的“群丑图”。
“群丑图”中一张张稚气、天真的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热议。
大家一边观看,一边回忆往事。每位同学的脸上都流露出愉快的笑容。
时近中午,同学们纷纷在会议横幅前合影留念。
合影后,为了继续交流和聊天,我们到附近的茶餐厅去吃饭。用餐期间,各位同学仍然聊的热火朝天。
大家频频举杯,祝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祝愿各位同学晚年健康快乐。
聚会结束后,各位同学仍然感觉言犹未尽。许多同学纷纷在微信群里抒发自己的感想。
有的说:“谢谢到会的同学们送给相互的快乐,谢谢到会同学们的知己知彼,谢谢同学们带来的回忆。”
有的说,“尽管我们都60开外,尽管我们有的已分别将近50年,可我们一见如故,似乎穿越回时间隧道,回到了童年。小时候的帐接着算,诸如,某个同学的外号谁给起的,某个同学为什么在课堂上放炮,某个同学的衣服被谁穿走了,……”
有的说:“今天聚会是我们所有的同学最难忘的一天,最快乐开心的一天,感谢各位筹办同学,你们受累,辛苦了。谢谢你们无私的奉献,让我们有这么有意义和快乐的一天。
我和各位同学有同感。在这里借用一位网络作家的话结束本篇博文:“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青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特殊的意境,构成整个人生多彩多姿的心路历程。友谊是人生旅途中寂寞心灵的良伴,特别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更是陈年老酒,时间越久越是醇香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