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连四珠的里斯本街景(下)——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十五)

标签:
旅游电梯教堂广场 |
分类: 欧洲旅游 |
罗西奥广场是自由大道的终点。从这里向南,就进入奥古斯塔(Augusta)街。从地图上看,这条街与自由大道首尾相连,如同是自由大街的延长线,可以说是自由南大街。
我们的汽车进入奥古斯塔街不久,经过一条与奥古斯塔街垂直相交的小马路。导游提醒我们向西看,小马路的尽头是一座上下行驶的露天电梯。导游告诉我们,那条小马路叫作“圣胡斯塔街(Ruade SantaJusta),街尽头的电梯就是著名的圣胡斯塔升降机(Elevador de SantaJusta),1902年投入使用,原先使用蒸汽动力,1907年改为电力,到现在已经运行了110多年了。电梯的设计者是埃菲尔铁塔设计者的学生。
那么,为什么要在马路上设置一部露天电梯?我在网络上查询得知,因为里斯本市区位于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带。设置露天电梯的目的是将地势较高的建筑街区与较低的街道连接在一起,方便市民出行和游客光。在里斯本市所有露天电梯中,只有圣胡斯塔是垂直电梯。乘坐这个电梯到达顶层有一个观景台,那里是俯瞰里斯本街景的最佳位置。
经过圣胡斯塔电梯之后,导游说时间还略有富裕,可以去参观一下里斯本主教座堂。汽车从里奥古斯塔街的一个路口向东拐,穿过几条比较窄的马路,到达里斯本主教座堂的西门口。
这是我在汽车上拍的里斯本主教座堂外景,看上去很有沧桑感。
导游告诉我们,公元8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摩尔人统治里斯本时期,在市内兴建了很多清真寺,教堂前身原来就是一座清真寺。1147年,葡萄牙的开国国王阿方索一世(Dom Afonso Henriques )赶走了摩尔人,将清真寺改建为教堂。由于是从清真寺改建而来,其后又因为大地震而严重损坏并多次修复,教堂混合了多种建筑风格。我不懂建筑,只感觉在其他地方见到过教堂的建筑元素,例如,多层同心拱券式的门洞和窗洞与英国曼彻斯特议会大楼的门窗造型非常相似,当中的玫瑰花窗则让我想起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由于我们只是乘坐汽车在教堂门口转了一圈,拍照角度很受限制,拍不到全景。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在网络上搜索到一张教堂正面的全景图,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离开里斯本主教座堂之后,汽车到达面向特茹河的贸易广场(Praca do Comercio)。
贸易广场的形状接近于正方形,这是我在谷歌地图下载的贸易广场的航拍图片。
导游告诉我们,广场中央有一尊青铜骑士塑像,原来是黑色的,贸易广场也被称为黑马广场。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袭,现在黑马已经变成了锈迹斑驳的绿马。至于这位青铜骑士是为谁塑的像,导游没有细说。回来之后,我在网络上查询这个问题,居然找到了三种答案;我无法判断哪个答案是正确的,也就不在这里以讹传讹了。
因为时间原因我们不能在广场停留,没有机会到近距离观赏雕像,也是在网络上找了两张自由行游客拍照的图片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