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2015-09-29 23:19:30)
标签:

旅游

葡萄牙

贝林塔

航海

分类: 欧洲旅游

814日上午,我们去参观建造于16世纪初叶的贝伦塔(葡萄牙语:Torre de Belém),该塔因其位于里斯本市的贝伦区而得名。这是上午9点,在贝伦塔东北侧拍摄的照片。洁白的贝伦塔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古朴且不失亮丽,皎洁而更加醒目。


 

贝伦塔坐落在特茹河入海口北岸。这是在谷歌里下载的地图,图中水滴形图标就是贝林塔的位置。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将上图放大并转换为卫星图像,可以看到贝伦塔的航拍图片如下。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导游告诉我们,从外观看,贝伦塔象一座小型古堡。事实上,它确实曾经是一座用于守卫城池、抵御外敌的古堡。早在15世纪,随着在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里斯本港口成为欧洲大陆的海陆交通的一个枢纽,也成为葡萄牙国的经济重镇。为了保卫里斯本的安全和发展,当时的葡萄牙国王决定在沿海地带建造防御工事。贝伦塔就是这些防御工事的一个部分,是一座镇守在河岸边的军事要塞。

贝伦塔第一层的那些方形小窗口,原来都是大炮的射击孔。如果进入塔内,可以看到多尊大炮陈列在窗口供游人参观。随着时间流逝,贝伦塔作为防御工事的功能逐渐衰退。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它先后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灯塔,甚至曾经被改造成监狱。据说,罪越重的犯人,就被关在越底层。涨潮时底层的犯人就会被淹死。

我们很希望进到贝伦塔里面参观,但是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早,大约是上午的 9:10,而栈道入口处的一块牌子显示,10点才开门。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我们的行程很紧张,没有时间等,只好简单浏览贝伦塔的外观。

贝伦塔北侧扇形广场上,陈列着一座铜质的贝伦塔模型。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借助这个模型,可以看到贝伦塔的全貌:第一层是塔基,四层高的塔身位于塔基的北端。由于塔身的平面面积比塔基小很多,在一层塔基之上形成了一个屋顶平台,这个平台当中还有一圈栏杆。尽管我们没有机会进塔参观,但在网络上看到其他游客拍摄的照片得知,栏杆里面是一层塔基中的天井。天井周围的房间就是过去安放大炮的地方。这是我在网络上下载的天井照片。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葡萄牙在中世纪是航海大国。这段历史在贝伦塔的建筑风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房檐用厚重的石缆绳装饰,墙壁上点缀着石雕的水手结,墙垛做成箭矢和盾牌形状。所有这些,无声地述说着曾经辉煌的航海岁月。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记得在中学上世界地理课时,老师曾经说过,中世纪葡萄牙人航海到印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购买那里生产的各种香料,其中就包括我们常见的胡椒。当时我对胡椒没什么认识,对为了购买胡椒而探险远航也感到不可思议。若干年后,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散文,题目为“胡椒引起的战争”。文章大意是,16世纪初,葡萄牙率先从印度大量采购胡椒等名贵香料返回欧洲,获得不菲的利润。西班牙随后加入到抢夺胡椒的行列中,与葡萄牙大打出手,最终兼并了葡萄牙。16世纪中期,英国开始觊觎胡椒交易的巨额利润,并抢夺西班牙船队,西班牙从此一蹶不振。到了17世纪初,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又将英国势力从胡椒贸易战中排挤出去。可以说,在欧洲的历史上,十字军东征、美洲发现等等重大事件中,都与胡椒贸易的控制权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这次参观贝伦塔,看到塔身周围各个墙角共有13个胡椒瓶形状的岗亭,让我想起了地理老师的话,也想起了“胡椒引起的战争”。这种装饰风格与争夺胡椒交易控制权的探险航海是否有内在的联系?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网上应该有,但是真没有。

有胡椒瓶岗亭的贝伦塔——2015葡萄牙旅游散记(三)
 

贝伦塔见证了诸多航海家以生命和顽强的意志前仆后继的探险航海,承载了葡萄牙过去的辉煌和曾经的荣耀。如今贝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葡萄牙的标志性建筑。无论这些胡椒瓶岗亭来源于什么或意味着什么,都已经是供游客凭吊和回忆的历史遗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