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年后再访守芹姐

标签:
情感重逢守芹姐插队 |
分类: 知青印象 |
端午节期间,我开车到河北省阜城县史集村去拜访四十二年没见面的守芹姐。
当年我在阜城县丁庄村插队时,曾经担任过村里的农技员,负责大队的农业试验田。
和我一起在试验田干活的守芹姐姓丁,我们前后相处大约两年多的时间。她为人厚道,心地善良,比我大8岁,时时事事拿我当小妹妹对待。每逢节假日,只要我在村里,她一定叫上我到她家去过节。有一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我在外面开会;第二天回到村里,她坚持要我到她家去吃顿饭,给我补过中秋节。
1973年春天,我被安排到阜城县妇联会工作。离开村子的前一天,已经怀孕8个多月的守芹姐找到我,邀请我第二天中午到她家去吃饺子,为我践行;我当然是求之不得,因为我知道以后和她聊天的机会不多了。
没想到,第二天上午8点左右,她推着自行车来告诉我,由于已经出现临产征兆,她必须马上赶到婆家去生孩子(那里农村的风俗,如果出嫁姑娘在娘家生孩子,会给娘家带来不好的运气),所以来不及请我吃饺子了。她婆家离我们村大约10里地,都是农村的土路,当时天还下着小雨,很不好走。我说:你自己走能行吗?她说没问题。然后就骑车匆匆上路了。好在是吉人天佑,她平安地到了婆家,中午时分生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
我到县妇联工作以后,曾经到守芹的婆家去看望她和她的儿子。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工资非常低,一个月才30多元,买不起贵重的礼物。我用两条大号的方手绢,简单地绣了几朵花,栓上红布带,做成两个小肚兜,算是送给守芹姐儿子的见面礼。
从那以后,守芹姐随丈夫到外地安家,我的工作单位和地点也多次变动,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直到今年5月份,我终于打听到她丈夫的手机号码,而且得知她们刚从深圳回到阜城老家,因此就有了这次史集村之行。
当见到守芹姐时,我们俩都禁不住掉下了眼泪。四十多年的时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变化。如果不是提前联系过,我们就是在路上碰到也认不出来彼此。
这是我们1972年的合影。
这是我们昨天的合影。
我们俩有说不完的话,她滔滔不绝地告诉我她这些年的情况。说到孩子,她的口气流露出满满的自豪,她的两个儿子都很出息,大儿子现在是深圳公安局的警用直升机驾驶员,事业有成,二儿子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老板,生意发达。两个儿子都非常孝顺,孙子孙女的学习都很努力,成绩优秀;她和丈夫的身体都挺好。现在他们老两口生活美满,颐养天年。
我们离开时,守芹姐眼泪汪汪地问:你啥时候再来?咱姐俩再接着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