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上买来的医院收费单据——关于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小案例(一)
(2015-05-18 23:05:10)
标签:
单据内控药费盖章 |
分类: 有感 |
这几天,和MPAcc学生讨论企业货币资金内控的问题。我给学生们讲述了以前经历过或听说过的几个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小案例,他们也说起所在单位发生的类似情况。虽然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我感觉现在仍然有借鉴意义,因此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这是我在一家企业财务科实习时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张师傅退休前是天津一家企业的工人。为了让儿子接他的班,他提前退休回河北景县农村。他的退休金都由儿子代领,他在景县医院看病就医的单据也由他儿子代为报销。他退休后的前几年,每月报销的医药费少则几元,多则几十元;后来就越来越多,每月的药费、治疗费、住院费高达数百元、甚至上千元。那时是1984年,做个阑尾切除手术才两百多元。公司出纳因此猜测,张师傅肯定是罹患重病,说不定已经病入膏肓了。公司工会负责人得知这个信息之后,立刻安排两个员工到景县去慰问张师傅。
这两位员工乘坐长途汽车到达景县汽车站,又步行了一个小时左右(那时县城及农村根本没有见过出租车)才到达张师傅的村庄,但是不知道张师傅家的具体位置。他们看到村口的玉米地里有人干活,就去向那人打听。走到近处才发现,这个干活的人就是他们打算去慰问的张师傅。
他们很吃惊地问:张师傅,您不是病了吗?应该多休息,怎么还下地干活呢!张师傅看上去比他们还吃惊,张口结舌地说:“没…没干重活,我这是刚出院,在家里闷的慌,出来活动活动。”但是两位员工不相信张师傅的话,因为眼前的张师傅红光满面,挥汗如雨,无论如何也不象一个病人。
两位员工觉得张师傅的病有蹊跷。回到公司以后,他们将看到情况汇报给工会领导,工会领导又通报给财务科。为了破解其中的谜底,财务科长让我们将一年来张师傅报销医药费的原始凭证都找出来核对。每张医院的收费单据都看不出问题,大小写金额相符,经手人签字和公章俱全。但是当我们将张师傅报销的十几份药费单据排列在一起时,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情况:尽管这十几份药费单据的开票时间前后覆盖了十二个月,十几份药费单据居然是连号的。再将前几年的单据找出来,连号的情况从两年前开始。连号票据的报销金额合计20000多元。
公司有关部门就此事询问张师傅的儿子。他不得不承认,张师傅没有生病。报销单据是在集市上买的空白单据。他看到空白单据各页都盖上了医院的收费专用章,觉得有机可乘,就买下来,自己填上金额和日期,拿到公司来报销。开始不敢多写,后来看到没有人怀疑,胆子越来越大,金额越写越多,终于东窗事发。
那么,盖了章的医院空白收费单据怎么会在集市上出售?公司专门派人到那家医院去调查。原来,那家医院的出纳习惯将整本单据都提前盖好章,这样开票时可以提高速度,也可以避免由于疏忽而忘了盖章的情况。盖好章的空白单据就放在出纳办公桌的抽屉里。医院在一次火灾中,所有盖好章的空白单据丢失殆尽。根据张师傅儿子报销单据的号码判断,他在集市上买来的空白单据就是那次火灾中丢失的。
我将这个故事讲学生听,并提了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健全内控制度,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和风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