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种的塞纳河(上)——2014法比荷旅游散记(十三)

标签:
塞纳河游船雕塑风情 |
分类: 欧洲旅游 |
塞纳河发源于巴黎东面的胡格勒高原,自东向西在巴黎市区内曲折宛转,形成一个倒V形的弧线,然后再转头向北,在法国西北方向注入英吉利海峡。塞纳河把巴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名胜古迹密布于河道两侧,体现了不同时期巴黎的建筑艺术与风格。塞纳河上有三十多座桥,有的厚重古朴,有的精致典雅,桥头、桥栏、桥墩,随处可见各种形态的雕塑。造型优美的桥梁与两岸建筑搭配协调,展示出独具魅力、风情万种的塞纳河风光。
我们在Bateaux-Mouches码头(就是下图中红色六瓣花符号的地方)登上游览船,先向东行驶,到达东端的圣路易岛之转头向北,再转西北行驶。下面游览路线图中的红线标出游船行驶线路和方向。一路饱览两岸风光,到达西端的天鹅洲之后调头返回码头。船上广播有中文讲解,但是没有耳机,所以听不太清楚。
从码头向东,经过的第一座桥是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III),这应该是塞纳河上装饰得最豪华的桥,是为纪念十九世纪末法俄同盟而建造的钢结构拱桥。作为当时法俄友谊的象征,桥以它的奠基人、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利山大三世的名字命名。大桥两端四棵桥头柱上镀金的雕像,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桥栏、桥洞、桥侧无不装饰着各种形状的雕塑。
过了亚历山大三世桥之后,船行右岸是波旁宫,现在这里是法国议会大厦。这座具有260多年历史的古典建筑座规模雄伟,朝向塞纳河的北门有12根罗马柱组成的宽阔柱廊,上面承载着一个饰以通体浮雕的三角形门楣。
这是奥赛博物馆,主要展览世界各最著名画家的作品。
这是艺术桥(Pont des
Arts)。据说,1804年,拿破仑下令兴建此步行桥,在桥上种植花木,有塞纳河上花园之称。站在艺术桥上,视野开阔,水天一色,常有摄影师或画家在桥上寻找灵感,也不乏艺术家的作品在桥上展出。不知道是桥梁因艺术家青睐而得名,还是艺术家被艺术桥的名称所吸引?
我们乘坐的游船沿着塞纳河南岸行驶,驶入西岱岛南侧,河道开始明显变窄。
建于1606年的巴黎新桥,虽名为新桥,但却是巴黎最古老的桥梁之一。这是南侧较短的新桥。桥上矗立着古代骑士的青铜塑像,桥外侧装饰了许多神态各异的男子头像雕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男子有的闭目沉思,有的喜笑颜开,有的怒目圆睁……。这座桥的桥栏杆上,也挂了不少的情人锁。
这是圣米歇尔桥(Le
pont Saint Michel),建于三个跨度为17米的砌石拱券之上。桥上的"N"是拿破仑三世的皇家标志。
船过圣米歇尔桥之后,巴黎圣母院巍峨耸立的身影出现在左边西岱岛的岸上,就是游览路线图中红色四角星所在的位置。
这是位于巴黎圣母院南面的双倍桥(Le
Pont au Double),它是巴黎最短的桥梁之一。据说,由于早年间教会医院坐落于河岸上,照料病人的嬷嬷们经常在河边清洗医院里的衣物,需要方便地往来于两岸而又不能妨碍行人,于是规定桥宽的1/3供行人行走。由于禁行的桥宽恰恰是步行道的两倍,桥名便由此而来。如今嬷嬷虽然不见了,但步行桥的传统依然保留了下来。从双倍桥下看去,可以看到三座桥梁的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