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石头交响乐”的巴黎圣母院(上)——2014法比荷旅游散记(十一)

标签:
巴黎圣母院哥特式浮雕拱门 |
分类: 欧洲旅游 |
小时候看过电影“巴黎圣母院”。影片中,爱丝梅拉达的美丽和敲钟人卡西莫多的丑陋、教堂的高耸挺拔与钟楼的幽暗莫测形成巨大反差,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有机会实地游览巴黎圣母院,仿佛是进入了电影创造的真实世界。
导游告诉我们,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全部采用石材建造。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
这是巴黎圣母院正面的图片(由于我忘记拍照巴黎圣母院正面的照片,只好在网络上下载了一张)。
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与垂直的比例接近于0.618的黄金分割比,立柱和装饰带又将这面墙分为三层九格,每个格都是一个小的黄金长方形,非常和谐与对称。
巴黎圣母院正面底层有三个内凹的拱门。从远处看,中间的门比两边的门略高、略宽,除此之外,三个门的造型和风格都很相似,都是尖形拱门,每座门上方都有精美的浮雕装饰,在导游的指点下走近看,我才发现三个门的造型和图案都存在差异。
中间的拱门形体最大,门楣上方的浮雕壁画描述了耶稣最后审判的故事,壁画外围有6层浮雕,每层上雕刻各种姿势的人像,越里层的雕像越小,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所有人像都面朝壁画的中心位置,仿佛是在聚精会神地聆听耶稣布道。
左侧拱门比当中的拱门窄一些,也矮一点。这个门被称为圣母门(Virgin’sportal),门楣上壁画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壁画外围有四层浮雕人像。浮雕装饰之外还有一个三角形的门檐。
右边拱门被称为“圣安娜门(St.
Anne)”,壁画宝座上的圣母怀抱年幼的耶稣。这座门的规格与左边的圣母门相同,但是上方没有三角形的门檐。圣安娜门壁画外围有四层浮雕,雕刻的人像都是站全身站姿,这也与另外两座门上的浮雕人像显著不同。
这是拱门上方贯通左右的二十八尊雕塑,被称为“国王廊”,这些代表耶稣的先辈,即以色列和犹太国的历代国王的雕像。
“国王廊”上面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拱形落地中棂窗,中间是一个直径近10米的圆形彩色玻璃窗,由于其形似盛开的玫瑰,所以被称为“玫瑰玻璃窗”。 圆窗前有三尊雕像,当中是圣母圣婴,左右两侧是带翅膀的天使。雕像在圆窗的映衬下,似乎散发出一圈圣洁的光晕。
导游特别指给我们看,在圣母门左侧雕像中,有一位手捧自己头颅的信徒。这个雕塑造型如此诡异,大家纷纷用相机拍照下来。记得导游解释了这个造型的出处,但是我没有记住。
巴黎圣母院门前的广场的地面上,镶嵌着一块八边形的铜板,里面有一个八角星的镂空图案,当中是一块圆形铜板。不断看到有游人向八角星投掷硬币,欧元、美元、英镑都有。
这个八角星有什么含义?明天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