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丝绸之路上的黑城遗址——绚丽多彩的额济纳之旅(四)

标签:
旅游黑城沙漠遗址丝绸之路 |
分类: 国内游记 |
黑城遗址是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方向二十五公里的一座古城遗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根据网络上查找到的信息,该城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政权时期。1226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第四次南征攻破黑城,60年后,元世祖忽必烈在黑城设“亦集乃路总管府”,使这里成为中原到漠北的交通枢纽。1372年,黑城被明朝征西将军冯胜攻破,其后被逐渐废弃,尘封长达600多年。
2001年黑城遗址作为夏至元时期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黑城遗址入口处有两尊石碑,分别用汉蒙两种文字说明黑城遗址的历史。
这是汉语石碑正面和背面的文字。
黑城遗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434米,南北384米,周长约1.6公里,遗址四周的城墙是元代的建筑遗迹。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厚约4米,残高约9米。尽管部分城墙被岁月和风沙侵蚀和覆盖,但是仍然能看出其800年前的雄伟身姿。
这是城墙里一座建筑的遗址,构成墙体的土坯清晰可见,看其形状好象是座空心塔。
这座建筑墙体上有烟熏的痕迹,应该是民居的厨房。
城墙东北角上有五座覆钵式白塔。这五座塔造型相似似,但大小不一,看不出其排列的规律和顺序。由于年代久远,塔身上白色涂料已经班驳脱落。
这段城墙的断壁残垣让人回想起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激烈战争,墙上那些小洞是否是当年巡逻兵士为了而抵御敌军而搭建栈道时留下的痕迹?
站在古城墙上,可以看到城外的大漠风光。
城外西北方向不远,有一座类似清真寺风格的建筑遗址,保存得比较完整。
丝绸之路上的漫漫黄沙,吞噬了威震一方的军事要塞,驱散了兵戎相见的烽烟,掩埋了西域重镇曾经的繁华,但是风沙却无法磨灭黑水古城的居延文化和辉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