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历史和现代之间的泰晤士河(上)——2014英国旅游散记(九)

标签:
旅游泰晤士河游船桥 |
分类: 欧洲旅游 |
在匆匆参观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之后,我们赶去大本钟旁边的一个码头,乘坐游船游览泰晤士河。
记不清是在哪篇博文中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泰晤士河将伦敦市区的许多名胜如珍珠一样串起。当时只是感觉这句话很别致,因此印象比较深。现在终于有机会实地欣赏印象中这条缀满珍珠的河流。
这是我们这条船的船长。在大约40分钟的航行过程中,他一直都站在那里,绘声绘色地给游客介绍河两岸的风景和重要建筑物。下船时,看到一些老外给他小费,我感觉应该给,因为他的工作很投入,讲解效果也的确很好。但是我没有准备小费,所以只是向他表示感谢。
我们上船的码头就在著名伦敦眼(The
London Eye)的对面,正好有机会给这只美丽的大眼睛拍张特写。
岸上的这座石碑叫“克莱奥巴特拉之针”(Cleopatra's Needle),是1819年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送给英国的礼物,作为英军在尼罗河海战和亚力山大战役中战胜法军的纪念。但是受到当时运输条件的限制,直到59年后的1878年才安装在这个位置。
泰晤士河上有许多造型各异的大桥,建筑于不同年代,也各有不同的风格。游船经过各个桥洞时,船上的讲解员会号召我们向桥上的行人挥手致意,桥上的行人也热情地向我们挥手。
这是开船后穿过的第一道桥:亨格福德桥(Hungerford
Bridge)。
美国电影《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的一些重要镜头就在这个桥上取景,这让世界上许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滑铁卢桥,其中就包括我。该桥因此成为了有情人难成眷属的见证。
这是黑衣修士桥(Blackfriars Bridge),因其桥头有一座黑衣修士院而得名。通过桥洞可以看到与其相邻的黑衣修士铁路桥。
这是千禧桥(Millennium
Bridge),2000年建成开放。
千禧桥结构简明轻巧、造型纤细流畅。该桥的两个桥墩之间没有架设任何刚性大梁,只有两组8根钢索挂在两墩之间。钢索两端两端固定在岸上,当中则托在桥墩“Y”字形的两臂上。钢筋之间由金属横梁连接,横梁上再铺设桥板,便连成了一条精致而飘逸的“玉带桥”。
由于我们的船从桥下穿过,无法从上面拍到桥的全景。这是在网络上下载的一张照片。
我们的船驶过千禧桥之后,我回过头来给又给它拍了一张照片,记住它轻盈秀丽的姿态。
这是南华克桥(Southwark
bridge
),透过这个桥的桥洞可以看到另外三座桥。
这艘军舰叫贝尔法斯特号(HMS
Belfast),是英国皇家海军的爱丁堡级轻巡洋舰,曾在二战中服役,现在作为战舰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泰晤士河两岸的风景美不胜收。今天写不完,明天接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