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析金陵十二钗判词与花名签的内在联系

(2014-06-04 23:38:12)
标签:

红楼梦

十二金钗

判词

花名签

命运

分类: 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提到,贾宝玉过生日,邀请大观园的众姐妹到怡红院喝酒、行占花名儿的酒令;作者用不同的花名签暗示不同掣签人的性格和命运。如果将花名签上的题词和古诗与第五回中太虚幻境中金陵十二钗判词对应起来,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曹雪芹为《红楼梦》中不同女子安排的命运结局。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宝钗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我认为,这里的“雪里埋”有双重含义,既暗指薛宝钗的“薛”,又隐含着她受到冰冷待遇、最终被无情抛弃。在怡红夜宴中,宝钗抽到的签是“艳冠群芳”的牡丹,所配的古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将前面的判词和后面的古诗联系起来,可以这样理解,尽管宝钗容貌端庄,妇德贤淑,但是最终只是个无情的雪美人,难逃被抛弃的命运。

金陵十二钗正册给探春的判词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她在游戏中抽到的签是“瑶池仙品”的杏花,所配的古诗是“日边红杏倚云栽”。从而暗示探春将嫁到远在日边的地方;联系起来理解可知,探春的聪明才智在处于末世的贾府中不可能得到发挥,但是远嫁他乡也难有施展才能的可能,最多只是东风一梦而已。

金陵十二钗正册给李纨的判词是:“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她抽到的签是“霜晓寒姿”的梅花,所配的古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她在稻香村平淡如水的寡居生活。前面的判词与后面的古诗相互对应,说明李纨自甘寂寞,一心教导儿子贾兰,她的青春年华也在寂寞冷清中付之东流。

金陵十二钗正册给湘云的判词是:“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寓意湘云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多舛命运。她抽到的签是“香梦沉酣”的海棠,所配的古诗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这意味着湘云虽然开朗活泼,无忧无虑,但是这种生活对她而言太过短暂,甚至惟恐因入睡而错过了快乐时光,但最终还是落得水逝云飞的悲掺结局。

麝月是宝玉房里的丫鬟,应该属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范畴。《红楼梦》中没有她的判词。她抽到花名签是“韶华胜极”的荼蘼花,所配的古诗是“开到荼蘼花事了”。签上还有一条小注:“在席各饮三杯送春。”宝玉觉出其中不祥的意味,怕影响大家的情绪,连忙把签藏起来,说了声“咱们且喝酒”,遮掩了过去。荼蘼开放意味着春天的结束。因此网络上有作者认为,麝月抽到这根签,寓意麝月陪伴宝玉走过人生的鼎盛时期,见证了贾府从盛极走向衰亡的全过程

金陵十二钗副册给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其中“两地”者,圭也,再加上“木”字边,则是个桂字;暗示香菱被夏金桂折磨致死。她抽到花名签是“联春绕瑞”的并蒂花,所配的古诗是“连理枝头花正开”。并蒂花别名朱顶红,也称对红,花枝亭亭玉立,朱红色喇叭形花朵鲜艳夺目,非常喜庆,因此有“联春绕瑞”之说。但是花期很短。香菱抽到这支签,意味着她的如花美貌不仅没有给她带来好运,反而成为她一生痛苦遭遇的起缘

金陵十二钗正册给黛玉的判词是:“玉带林中挂,堪怜咏絮才。”“玉带林”者,倒过来读就是林黛玉,“咏絮才”者,比喻她才华出众。她抽到的花名签是“风露清愁”的芙蓉,所配的古诗是“莫怨东方当自嗟”。其中“清愁”正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的写照。在《红楼梦》第八十二回中,林黛玉对袭人讲: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由于她父母双亡,寄居在贾府,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仍然谨慎小心,生怕无意间说错一句话或走错一步路而遭人耻笑。这句话是她自身体会的有感而发。尽管她如此谨小慎微,但是花名签中的“莫怨东方当自嗟”却已经隐含着她无力抵挡东风、西风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只落得个“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

金陵十二钗副册给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她抽到花名签是“武陵别景”的桃花,所配的古诗是“桃红又是一年春”。袭人是宝玉的侍妾,对宝玉百般体贴、爱护,曾发誓: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尽管她姓花,怎奈落花有意,却是流水无情;一个“枉自”,一个“空云”,道出了她满心的委屈与无奈,她只得 桃红又是一年春的嫁给了京城名伶蒋玉涵。

这篇博文原是《红楼梦“怡红夜宴”趣谈》的一部分,本想写得简炼一些,作为上篇博文的结束语。但是总感觉写得短了说不清楚,说到底还是文字功底不好。一不小心写得太长了,只好作为独立的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