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支烟的哀思”引发的思考

(2013-04-22 00:15:01)
标签:

地震

芦山

救护车

休闲

分类: 有感

从昨天到今天,四川地震牵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都在高度关注四川芦山地震灾区的事态发展。

“抢通生命通道”、“与死神赛跑抢救生命”、“灾难刹那的母爱”等新闻报道无不令人动容。但是昨天有一条题目为“三支烟的哀思”的报道却让我感到愕然。报道说,4201240分,某集团军一辆载有17名官兵的救灾车辆驰援雅安市芦山县,在行经荥经至天全路段时坠入河中,致2人死亡、3人重伤、4人轻伤。当日下午,战友们在牺牲战士的遗体前,默默地点燃了三根烟,祈祝他一路走好。事后有车上受轻伤的战士谈到了车祸原因,他表示坠崖车辆是为了避让私家车导致爆胎,结果跌进河中。

这条报道让人震惊。大灾之时,救灾车辆的工作急迫性人所共知,他们承担着救人于水火的重任。因此所有社会车辆都应该无条件为救灾车辆让路。但是居然发生了救灾车辆为避让私家车而导致严重事故的情况。真是不可思议。可能这些私家车主因为家中受灾而焦急,或者他也是去参加抢险救灾等。但是无论如何,在大灾面前为政府和军队的专业救灾车辆让路是一名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社会义务,是尊重生命的道德底线。

今天又听到类似的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的微博呼吁:“荥经到芦山的双向两道,也是唯一通道,已经堵了30公里左右,数百辆救护车堵路上,短短30公里的路,走了8个小时,许多伤员快不行了……。私家车救援请不要前往,消防车和战士都无法前往救援。”救护车承载着挽救伤员生命的重任,是和死神赛跑的车辆,现在却因为私家车造成的拥堵,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伤员离生的希望越来越远。

以上两条消息使我想到:这些主动参加救援的社会车辆的主观动机很好,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他们所采取行为的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可能是适得其反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和规范这些民间组织、社会公众的救助力量,让他们的爱心得到发扬,让他们的救援和捐赠为灾区排忧解难,而不是给灾区添乱添堵。

今天下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有序做好支援四川芦山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通知说,“由于此次地震灾区处于河谷地带,空间十分有限,道路狭窄,交通不便,加之余震不断,如大量人员前往灾区,将给救灾和安置工作带来新的困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团体,未经批准近期原则上暂不自行安排工作组和工作人员前往灾区。非紧急救援人员、志愿者、游客等各界群众在现阶段尽量不要自行前往灾区,以支持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这应该算是一个亡羊补牢的通知,但是总还算比较及时。希望此举能够有效地遏制灾区的交通堵塞,有效地保证生命通道的畅通无阻,让救护车能够跑在死神的前面。

同时我还想到,如果国家制定有类似于“紧急状态法”之类的法规或制度,规定在紧急状态下,什么事情必须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许可做,以上这些规定由谁负责执行;违反了规定应该承担何种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一旦严重自然灾害或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启动紧急状态,许多问题可以得到有效有序的解决而不需要通过临时规定或领导指示来解决。例如,如果事先规定了在紧急状态下什么车辆可以优先出行,什么车辆不许可出行,在芦山地震之后应该不会出现社会救援车辆阻碍救护车的现象。

我国在2007831日发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该法律比较概括,没有明确规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责任和权力,可执行性比较差。因此才发生了社会车辆与政府救灾车辆争道抢行的局面。真心的期盼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能够立竿见影地收到效果,最大幅度的降低灾区的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