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鲁智深想到臊子面——书签中的人物形象(九)

(2013-03-19 22:53:03)
标签:

鲁智深

臊子

哨子

休闲

分类: 书签收集纵横谈

这也是一套水浒人物形象书签,木材质,十枚,近似长方形。已经不记得在哪里买的了。

各枚书签的上端有镂空的花纹,花纹形状象结构比较复杂的燕子形状风筝。每枚书签中是一个水浒人物的图象,书签的左下端是这个人物的名字。

和前面介绍的那套水浒人物书签相比,这套书签的工艺稍嫌粗糙。按照我的理解,书签制作工艺应该是在类似图章之类的模具上先刻出不同的人物图案,然后象盖章一样在空白书签上印出单色的图案线条,然后再用手工给图案中的人物服装或山石树木染上颜色。

这是书签正面的图案:从左至右分别是行者武松、拼命三郎石秀、小李广花荣、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浪里白条阮小七、母大虫顾大嫂、智多星吴用。 由鲁智深想到臊子面——书签中的人物形象(九)

 

各枚书签背面的图案完全相同,都是用类似盖章的方法印上“梁山泊英雄人物选”几个字,不再展示。

水浒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我从小学起,就通过不同的渠道听说了许多来自水浒的故事,例如: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武松打虎、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等。后来看过全本的《水浒传》之后,对里面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看到这套书签中鲁智深,我回想起与此有关的一些往事。

在我上中学时,由于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节选自《水浒传》的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因此我知道最早、印象也最深刻的水浒人物是鲁智深。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中有如下的情节:鲁提辖为了替金老父女打抱不平,到肉铺上戏弄郑屠户,他先要求郑屠将“十斤精肉切作臊子”;再要求将“十斤肥的切做臊子”,最后要求将“十斤软骨切做臊子”。当郑屠户对此提出质疑时,鲁提辖大打出手,几拳就将郑屠户打死。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我对其中的内容和文字并不完全了解。该文中反复提到的“臊子”是什么?我理解大概就是天津人所说的“肉末”。这个“臊”字应该如何发音?在我的印象中,因为这个字与“干燥”的“燥”很相象,只是偏旁不同,所以我认为“臊”字也应该念“zào

我家是四川人。小时候家里经常将炒熟的肉末菜丁与面条搅拌在一起吃,父母说这叫做“哨子面”,我只记得面条很香,但是一直没有问过为什么叫“哨子面”,更没有想过这几个字应该如何写。

1992年,我到兰州学参加学术会议。兰州街头许多面馆的门口,都挂着说明经营品种的招牌,其中以拉面和臊子面最为常见,不少餐厅门口的服务员热情招呼过往客人品尝他们的拉面和臊子面。听着他们操着当地口音说“臊子面(sào zi mian)”时,我忽然醒悟,这些年来我将“臊子”念做“zào zi”,犯了一个类似于望文生义的错误,或者说犯了一个望形发音的错误。同时,我还意识到,家里常吃的“哨子面”应该就是“臊子面”。

想起来真是可笑,由于父母四川口音重,将“臊子”说成“哨子”,而我也就跟着吃了许多年的哨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