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开之苏堤春晓
南开之苏堤春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729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年前拜年的留影

(2013-02-10 23:57:44)
标签:

拜年

照片

四十

休闲

分类: 知青印象

今天是农历蛇年的大年初一。已经是将近午夜,依然陆续不断收到拜年的短信。

由于计算机、手机的普及,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和过去相比有很大变化。以拜年为例,现在多数人是通过短信、微博、邮件拜年;从昨天到今天下午,我已经收到了180多个拜年短信。相比起其他同事和朋友,应该还没有达到平均水平。而几十年前,电子通讯工具非常匮乏,拜年真的是要到各家去拜的。所以从每年春节的大年初一开始,大街小巷里总可以看到川流不息的拜年人群。这些人身穿新衣服,手里提着各色礼品(当时主要是花花绿绿的点心匣子),年轻女孩子头上还戴着各种造型的红绒花,成为节日期间一道流动亮丽的风景线。

在学校里,拜年人群通常是按照同学、同事、朋友自愿组合而成。当时我在农村插队,春节回家探亲,多是和同班同学、或者与儿时的玩伴一起去给每家的长辈拜年。

这是一张拍摄于1973年春节拜年的照片,照片上的三个人是我和同院两个邻居家的女孩。
四十年前拜年的留影

我们三人既是邻居,也是同学。当时我在河北省农村插队,另外两人中一个在黑龙江兵团务农,一个在青海省西宁钢厂当工人。平常很难见面,春节回家碰见了,相约一同出去拜年。不记得是用她们二人谁家的相机(肯定不是我家的,因为那时我家还没有相机)在我家门口的台阶上留下了这张珍贵合影。到现在已经整40年了。

现在看,照片上我们的衣着都很土气,可在当时就算是节日盛装了;而且照片三个人的棉外衣都披在身上,也是模仿当时宣传画上工农形象而摆出来的姿势。

看到这张照片,回忆四十年的变化,感慨颇多。四十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对于我和我的同龄人来说,不仅工作、生活、年龄、容貌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了中国从计划经济下的商品匮乏到向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丰富,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给家庭带来了安定和富足,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最珍贵的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丽的冰花
后一篇:拜年短信摘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