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1+X单元授课教学模式
(2014-05-10 09:45:50)
标签:
文化 |
新课改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教师们已耳熟能详。但我们也不可回避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我们的小学生进入阅读晚,比发达国家晚一至两年,阅读量小,和美国比,仅是1/6,阅读能力不强,比如分析概括能力普遍比较弱;学生所学的基础不是很牢,存在词汇量下降,书写不工整,错别字比较多,词不达意,语句不通的现象;另,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等。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作者笔下的林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体浏览课文或粗浅阅读后,孩子们会产生诸多不同的答案:宽容、有爱心、孝敬父母、幽默、勤劳、真诚、平等……这些优秀品质,在伟大总统林肯身上肯定或多或少地具备着。如果不深入走进文本,仅仅局限在这个层面上,那么对林肯这位伟大总统的认识一定有偏颇。他之所以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凭的是什么?当我们查阅历史背景,就会了解在非人的社会制度下,黑人就是工具,是商品,随意买卖,灵魂、肉体……人与人之间极度不平等,再结合课文内容,抓住林肯面对参议员嘲笑时的表现:“我一定会永远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我们就会读懂在他的内心深处,永远忘不了的不仅仅是他的父亲,而是千千万万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从来没有觉得鞋匠和总统的人格有什么差别,而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林肯这个平民总统,他的睿智、他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独特气质才会在孩子们心中树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师:同学们想一想,盘古的身体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1:盘古的牙齿会变成岩石。
师:他的牙齿会变成
生2:他的牙齿会变成坚硬的岩石。
生3:他的牙齿会变成巨大的岩石。
师:就像刚才这同学说的一样,大家再想一想,他的
生4:我觉得盘古的手掌会变成连绵不断的山峰。
生4:他的毛发会变成美丽无比的柔柳。
生5:他的鼻孔会变成深邃的山洞。
……
师:请大家把自己想到的这些补充到课文中再读一读。
在这儿,教师让学生模仿课堂中语言的特点、结构,先想象再表达,并加上形容词把句子说形象。这样做,不仅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还把仿写的句子带进课文中再读,使学生体会到盘古把自己的所有都献给了人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感受到盘古为人类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操。
师:小英不再忧郁,“忧郁”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拿起笔来边读边画,看看演讲之前,小英是什么样子?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边读边划)
师:演讲前的小英是什么样子呢?
生1:她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师:还有谁有补充?
生2:她总是慢吞吞地说话。
生3:她很孤单,很怕别人笑话她,不敢举手。
生4:总是自己玩,不敢找别人。
师:是呀,她很胆怯。演讲之前她的这些表现,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
生异口同声:忧郁。
师:对,大家真聪明呀,谁来说一下,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了“忧郁?
生:从课文中找到句子来理解的。
师:太棒了!在理解词语时,我们可以到课文的前面找找相关的句子帮助我们理解,有时也从课文后边的句子中理解,这种理解词语的办法就是“联系上下文”,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师板书:联系上下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学案
概括内容
1.
3.
体会品质
在青年读者阿累眼中,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