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的网》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反思
(2013-04-28 20:07:33)
标签:
文化 |
《夏洛的网》作为一部风行世界五十年的优秀儿童文学名著,为我们建构了一个温馨感人而又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它的文字是美丽的,故事是感人的,细节是温馨的。捧读它,在被它深深吸引的同时,总能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温暖的感动。这种洋溢于作品中的爱与温情,我想,通过静心地阅读,孩子们也一定能深刻地感受到。所以,选择了导读这部作品,希望通过这次导读,让孩子们学会读一本书,并留下更多,有关生命、有关友情,有关爱……我要把这本蕴涵着生命、爱和友谊的书推荐给孩子们,让他们拥有一本好书,拥有一份真情!我还要把夏洛的话深情地念给我的学生听,让每个孩子的心里埋下爱与友谊的种子,让这张用爱与温情织成的网撒满世界!
再好的书不经过细细的品味是无法让孩子们感受到它动人的光辉的。该如何引导我们的孩子学会读书,快乐成长呢?在导读课上我尝试着:
1、激发读书欲望
2、渗透方法指导
叶圣陶不止一次说过:“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叶老所说的阅读方法的指导,绝不单单指课内,还包括课外。在课外阅读中,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是学生最常用到的阅读方法,这几种方法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质量。在上《夏洛的网》导读课前,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引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最后我决定以自己亲历读书的方法为主,结合学生关注故事情节的现实特点,开展读法渗透。
在这堂课上, 我从介绍书评到作者,直至插图,从人物表到目录再到内容简介,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适时正确渗透阅读整本书的一些方法,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学习略读的方法。结合自己精心挑选的故事片段引领学生进行批注式的精读,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了解故事,走进人物,体悟语言,从而升华情感,内化吸收,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符合学生的特点。
3、适度运用媒体
在本课教学中,我将文本插图拍成照片,将电影中的部分镜头做成图片插入幻灯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辅助资源,激发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创造想象故事情节,从而促进主动阅读,使课达到“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当孩子们看到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最后分别的场面,配上我深情的配乐解说,许多孩子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书中的人物形象已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在每个孩子的心里埋下爱与友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