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艺术丛书总序及第一、第二辑书目
(2017-06-26 10:13:36)
标签:
人文艺术文化教育 |
分类: 艺术当代 |
总序
20世纪上半叶开展的“实存哲学/存在主义”本来就是被称为“本质主义”或“柏拉图主义”的西方主流哲学文化的“异类”,已经在观念层面上为战后艺术文化的勃兴做了铺垫,因为“实存哲学”对此在可能性之维的开拓和个体自由行动的强调,本身就已经具有创造性或者艺术性的指向。“实存哲学”说到底是一种艺术哲学。“实存哲学”指示着艺术的未来性。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宁愿说“未来艺术”而不说“当代艺术”。
所谓“未来艺术”当然也意味着“未来的艺术”。对于“未来的艺术”的形态,我们还不可能做出明确的预判,更不能做出固化的定义,而只可能有基于人类文化大局的预感和猜度。我们讲的“未来艺术”首要地是指艺术活动本身具有未来性,是向可能性开放的实存行动。我们相信,作为实存行动的“未来艺术”应该是高度个体性的。若论政治动机,高度个体性的未来艺术是对全球民主体系造成的人类普遍同质化和平庸化趋势的反拨,所以它是戴着普遍观念镣铐的自由舞蹈。
第一辑书目(共8种,已出版):
1、《艺术在没落中升起》,安瑟姆·基弗、克劳斯·德穆兹著,梅宁、孙周兴译。
2、《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卷,苏珊娜·帕驰著,刘丽荣译,黄凤祝校。
3、《悲剧的诞生》,尼采著,孙周兴译。
4、《瓦格纳事件·尼采反瓦格纳》,尼采著,孙周兴译。
5、《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比梅尔著,孙周兴、李媛译。
6、《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福尔克尔·哈兰著,韩子仲译。
7、《何谓艺术》,阿瑟·丹托著,夏开丰译。
8、《艺术-政治的未来——雅克·朗西埃美学思想研究》,陆兴华著。
第二辑书目(共8种,2019年出版):
1、《艺术与革命——瓦格纳著作和书信选》,瓦格纳著,陈琳译。
2、《林中路》(修订版),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
3、《为艺术制订规则》,吕佩茨著,梅宁译。
4、《表现我自己》,巴塞利兹著,梅宁译。
5、《风景的意义》,萨利斯著,杨光译。
6、《作为感知学的美学》,格诺特·伯梅著,韩子仲译。
7、《艺术展示导论》,陆兴华著。
8、《以创造抵御平庸》(增订版),孙周兴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