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割不断的诗情

(2012-11-10 22:37:16)
标签:

荷尔德林

诗学

同济

杂谈

分类: 若无所思

割不断的诗情

——在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

 

    各位诗人朋友,各位同仁,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让我仿佛回到了28、29年以前,那时我是浙江大学地质系的一名学生,浙大“雕塑者”诗社的成员,好像还是个“秘书长”什么的。那时我是诗歌爱好者,算不上什么诗人,因为诗写得实在不好,但热情却是无比高涨的,几乎每天都在写诗,几成习惯动作。每天都写诗,还能写出好东西么?那时是一个诗歌的时代,学生当中写诗者众。究其原因,那时我们都很单纯,不像现在这样会算计;那时我们也都很压抑,我们的情人在诗歌里。

    快三十年过去了,诗歌离我越来越远,我成了一个哲学工作者。

    然而,诗的经历却是异常深刻的,与诗歌的联系是难以割断的。1990年代已经不是诗的年代了,我也成了哲学博士。按说哲学要与诗歌为敌,但在我这儿不。我不再写诗,但我还是翻译了好些诗,有荷尔德林,有特拉克尔等,甚至有尼采的诗。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感觉,被译成中文的德国诗歌不可读和不好读,而比方说,被译成中文的法国诗歌就要好得多。如果歌德的诗歌真的像我们所翻译的那样平淡乏味,岂不是很有点悲惨?译成中文的德语诗歌不好读,原因何在呢?是语言特性使然么?抑或我们的翻译有问题?想不通,于是我就想自己来试试,早就计划好了,要编译一本《德国诗歌六十首》,选了六位诗人,每人10首,也早就开始翻译了——遗憾的是,到今天仍未完工。

    2000年以后,我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开了一门研究公修课,叫《西方诗学》,每年都讲,已经讲了有十年时间,估计已经有近千人听过我的这门课了;我说的“诗学”自然是广义的,而不是文体和类型意义上的诗歌研究。所以这门课还是有点意思的——不过遗憾的是,从明年开始,我把这门课的名称改掉了,更名为《艺术哲学》。现在想想,其实“诗学”这个名字蛮好的。

    去年的夏天,在诗人荷尔德林的故乡图宾根,我参加了一个荷尔德林诗歌研讨会,用绍兴德语讲了一个报告,题目叫“天与地,以及诗人的位置”——遗憾的是,我在这个报告里是反对荷尔德林把诗人当作“半神”(Halbgott)的,我居然认为,在天地之间人人平等。另外,我还在内卡河边的荷尔德林故居周围丢了一件外套,那是我老婆刚给我买的。

    还是去年,我在同济第一次招收美学专业艺术理论方向的博士生,竟然招来一位诗人,就是在场的陈忠村同学,是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是安徽农村来的农民,老家叫“孙庄”(倒不是“陈庄”),而我的老家叫“孙岙”,在浙江绍兴南部山区。我看“孙庄”与“孙岙”好像是一回事,反正都是农民,就把他招为博士生了——遗憾的是,忠村不能在我们这里做诗学研究,而要做“造型艺术的理论研究”。

    我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机会来亲近诗歌,比如说,还能不能下定决心,把存在电脑里的《德语诗歌六十首》译完,终于来验证一下德语诗歌是否可译。但不管怎样,我们今天要在这里做一件与诗歌有关的事情,就是成立“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这是我们要在同济设的倒数第三个研究机构,后面还要建一个历史学研究所和哲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中心。

    各位知道,同济是个土木学校,很不诗意;我们却要在很不诗意的地方做一个诗学研究中心,难度自然很大,少不了肉搏。好在我们不怕肉搏,我们甚至是喜欢肉搏的。另外我也注意到,往往是最不诗意的地方写诗的人多。我看忠村、茱萸他们编的《同济十年诗选》,厚厚的一大本,就十分惊讶,怎么同济有这么多诗人呢!我怎么不知道呀?是不是走在校园里的少男少女们都是诗人呀?

    十年前我调到同济工作,通过近八年的肉搏,已经把同济哲学做出一个样子来了;现在我希望,我们中文系的同志们,能花五年左右的时间把我们的“诗学”做起来。有了哲学又有了诗学,我们才能成事,我们人文学院才像样。没有哲学,脑子不清楚,难免糊涂;而没有诗学,就没有感情,更不会有激情。各位,人生若缺了这两件,如果我们既没脑子又没激情,还可能成就完美的人的生活吗?

    最后祝愿今天的会议成功,也祝愿各位诗人朋友开心。荷尔德林说诗人与常人不一样,诗人总归忧心忡忡。我却希望诗人朋友们时常快乐开心——别光学荷尔德林,终落个精神错乱!

 

                                                                    2012年11月10日



[1] 根据作者2012年11月10日上午在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记录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