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6(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方式、策略调查分析)
(2017-12-04 19:44:55)
标签:
教育育儿 |
(一)活动时间:2017年10月10日
(二)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主 持 人:王珊
(四)参加人员:王带娣 高玲玲 纪玥 周婷 刁石倩
(五)活动主题、内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方式、策略调查分析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七)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发现当前中班教师对幼儿角色游戏执导方式、策略的现状,并提供更加合理的指导方式,帮助幼儿提升游戏水平。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在正常的游戏指导环节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一种最直接、简洁的方式执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其实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幼儿不同的游戏情景提供不同的指导方式,切记一刀切的方式。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在基于本园特色的基础上,再结合网络、实地参观等形式,扩充本园角色游戏的种类。
二、课题研究叙事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在平时的区角游戏观摩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以直接指导为主的,很少考虑到幼儿的游戏心情和游戏状况,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达到专业的指导水平。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集中学习、撰写观察记录、教育笔记的形式来间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策略。
一、我们老师针对的游戏前地指导应该说些什么呢?片段一:以照片的方式引出话题,是老师在上次游戏中观察到出现的问题。以娃娃家游戏为例:老师发现娃娃家的衣服没有人整理,家很乱的情况,正好结合“五一”话题提出爱劳动整理娃娃家的话题。点评:我觉得老师的出发点很好,正好结合“五一节”展开话题,游戏的目的性很强。
二、教师应该以怎么的身份进行指导?我们观看了片段二:发现沈老师以顾客身份进入娃娃家,老师发现娃娃家的妈妈整理,觉得有问题,于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游戏:“你需要帮忙吗?”在得到妈妈回应之后就进入娃娃家帮助妈妈一起整理衣服,在这里花了很长的时间和妈妈一起整理好衣服。整个游戏给人的感觉就是老师在娃娃家做重点指导就是帮助孩子一起整理衣服。点评:老师在孩子开展游戏之后能发现问题,以顾客的身份参与指导游戏比较合适。但是指导的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老师在游戏中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只停留在帮助需要帮助的个别孩子身上,假如在进入娃娃家做客之后,发现妈妈来不及整理,引导她去寻找爸爸等家人一起来先把家庭环境整理好,试着这样提问:家里这么乱我坐哪里呢?这么多衣服,你有没有好办法快点理好呢?家里的其他人在忙什么呢?在这里老师要引导孩子们合作,互相帮助,来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做简单的帮助。
三、教师如何协同孩子一起进行结束后的讲评?片段三:老师请小朋友回忆了游戏情节,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情况,点评:这种评价的方式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包括我在内。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孩子们的话题做好恰当的评价,例如“娃娃家的妈妈”:今天我在娃娃家扮演妈妈,整理了衣服,客人沈老师也来帮助我。”沈老师听到孩子们的表述之后,就要点一下题:我们爱劳动,把娃娃家整理的非常整洁,在家劳动也要互相帮助的哦。这样更能起到教育引导作用。
三、成果展示
(一)成果类型—成果名称:教育笔记—多观摩
大丰区城东实验幼儿园
这次组织了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观摩活动,研讨了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有很多收获,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由于在前几次的游戏中发现,幼儿在医院游戏中表现得相对较弱,对于去医院看病的流程并不是很明确。对医院中医生和护士的职责也不是很清楚。小客人也很少去医院看病,即使有也很少有语言上的交流。这个游戏区的游戏已处于停滞阶段。因此,这次的游戏组织我们选择了医院作为重点指导的游戏区。而且着重解决看病流程的问题,和明确职责的问题。目标定为:⒈了解看病的流程,是先挂号,在看病,最后配药或打针,游戏中能按流程看病。⒉会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愿在游戏中主动与同伴交往。
本次游戏中通过将游戏中的现场作为图片,用图示的方法呈现了医院看病的流程:先挂号,再看病,后治疗。在与幼儿交谈讨论的过程中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让幼儿直观清晰地观察了解看病流程,以及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并将这个图示放在医院旁边起提示的作用,隐性指导幼儿的游戏。带着这两个目标我进行了现场的游戏指导。主要用到了以下几个指导方法。⒈以教师身份介入指导。当出现不安全因素或是幼儿出现不恰当玩法或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以教师身份直接垂直介入给予正确的指导。如:当观察到两名幼儿在争抢配药护士,并保持僵局状态时,马上介入,给予解决的建议。⒉以角色身份介入的指导。⑴当我观察到银行中有客人插队,并自己伸手拿钱时,我及时以客人的身份平行地介入游戏,“我能排好队有礼貌地取钱。”给小客人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同时对银行的工作人员也是一种暗示,可以提醒小客人要排队礼貌取钱。⑵当我发现重点指导的医院游戏区中没有客人,医生也在摆弄诊断工具时,我发现了有个客人咳嗽了,并以客人阿姨的身份带着他来到医院看病。这个小客人平时比较胆小,能力较弱,在我的带领下,一方面帮助客人熟悉了看病的流程,用语言鼓励引导他尽量表达,与医生和护士交流对话;另一方面也用语言给医务人员建议和提示,帮助他们明确职责,丰富他们的角色语言。⑶当我发现火锅店没客人时,我以客人的身份交叉介入,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启发他们思考没客人可以怎么办?
在讲评环节通过视频观看的方法将幼儿的游戏场景真实还原和再现,让大家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从而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明确游戏规则。由于重点指导是医院区,主要抓了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观察,一是看病的流程;二是医院人员的职责;三是病人与医务人员的角色语言。
角色游戏的指导除了组织游戏时的指导,包括介绍、现场指导、讲评和延伸。还有游戏组织前的指导,包括区域的划分、材料的提供以及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这是角色游戏的基础。我们在平时也注意帮助幼儿积累和分享他们有关看病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游戏的顺利开展。较多的指导方法中更灵活和即兴的还是现场指导,观察是指导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分析幼儿行为,迅速反应,采取合适的指导方法。对于我们年轻教师来说,更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指导游戏的能力。
(二)成果类型—成果名称:观察记录(交流)
大丰区城东实验幼儿园
观察时间 |
10:10--10:50 |
观察地点 |
音乐屋 |
观察人员 |
刁石倩 |
观察对象 |
宋婉彤 |
||||
观察目的 |
幼儿对游戏不感兴趣的原因 |
||||
儿童表现 及行为 |
今天的区角游戏时间,我看到彤彤又去了音乐角,这是她最喜欢的区域。以前她在音乐角的时候是又唱又跳,和小朋友能分工合作,玩的很开心。今天我发现,彤彤虽然很喜欢音乐角,可不像以前那样很有兴趣的在音乐角又唱又跳了。我问今天你为什么不想玩,她说这些东西我都玩过了。 |
||||
情况分析 |
从开学到现在,音乐角的游戏材料一直没有更新,彤彤每天都会去音乐角玩,所以对现在的材料可能有些玩腻了,没有了之前的新鲜感了。
|
||||
教育措施 |
1.作为老师,在游戏时要主动关注每一个区角的情况,应该及时更新区角的材料; 2.对于孩子的一些表现要及时的反省,如彤彤对于区角的不感兴趣,老师应该找其原因; 3.对于游戏的材料和兴趣点,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