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检测教学质量分析 黄芝明

(2013-01-29 21:54:21)
分类: 教师质量分析、读后感

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检测教学质量分析

城北小学  黄芝明  2013.1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好、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考试成绩出现不均衡。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家长、学生以及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是小学科,学好学差无关紧要,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这是导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够好的重要因素。

二、考情分析:

(一)成绩情况。整体上看,这次考试还不错。高分95分,最低分82分。品德与社会平均分为93.5分,及格率98%,优秀率89%。总体来说,成绩较为理想。不及格的人依然存在,30分的也有。

(二)答题情况。从学生的得失分情况看,学生的判断题、选择题失分较少

(三)学生失分的原因分析:导致考试中出现的一些不足,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一部分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忽视该学科的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没巩固;2.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3.对于这些同学课堂效率还有待提高。

三、试卷评价

本张试卷能立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紧扣教材,结合学科特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做到难易适中、题型多样。

从题型方面看:本次考试有四种题型,即填空、判断、选择、按要求回答问题,情景分析。题型设计很好,具有代表性。

从考试内容方面看:试题既注重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常识考查,同时注重了对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的认识状况,考查内容全面,体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宗旨。

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性。本张试卷涉及的知识面广,较全面地评价了学生在自然、历史、地理、人文、时事、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认知水平。

2.时代性。将体现社会重大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编选入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3.实践性。试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联系,从而较为客观地对学生的道德学习水平与能力做出评价。

4.人文性。第四大题简答题激发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答案开放而多元,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评价标准开放而多元,着眼学生的正确见解,体现了人文性。

四、针对试题具体分析:

第一题:填一填。

1.绝大部分同学对填空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得分率高。

2.存在问题:有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有的同学在第3小题失分是填空字出现错误。这也从一个侧面反应学生的识字量少。有些学生对时事不关心,这方面知识比较匮乏,导致失分。如第2小题1997年 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哪个地区行驶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哪个地区行驶主权。有的同学竟然不知道。第5小题极少数同学不了解我国的首都北京,填空出现错误。

第二题:判断

1.判断题多数能做出正确选择,失分较少。

2.存在问题:第1小题,我国有56个少数民族。这一小题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

第三题:选择题

 1.选择题多数能做出正确选择,失分较少。

 2.存在问题:第2小题有部分学生没有看清楚图片选择出现失分。

第四题:简答题,按提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观点。

简答题正确率较高,学生能根据提示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和所学的知识灵活做答,检验出每个学生的文明素养。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所以答案呈现多元化。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改进措施:

1.针对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在教学中要努力加以改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2.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3.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探索更加广阔的世界。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索”的精神。

4.注意创设情境,把课上“活”,开发教学资源,把课上“实”,组织学生活动,把课上“乐”。

5.注重让学生积累生活中的经验,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常识。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次考试来检查我的日常教学,反思我的教学工作,通过分析与反思,找到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下工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品德与社会》教学,力求给学生展现更丰富的世界。同时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心理调适,要教好这一门课程,任重而道远。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励去构建一道品德教育教学的亮丽风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