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五年级语文写作之名著阅读篇
(2022-07-02 17:00:34)分类: 教育叙事 |
教育叙事︱五年级语文写作之名著阅读篇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学修养,莫过于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了。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之一。是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必读书目。可是我们为什么要读水浒,读水浒的意义何在。这部著作历久不衰,是汉语文学史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有很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在寒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让我认识了在梁山聚义的一百零八名好汉。
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写《水浒传》时心中充满悲愤,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才能把水浒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心理活动描述得如此详细,环境渲染得令人觉得身临其境吧!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这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面骂着:“你诈死,洒家慢慢和你理会。”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鲁智深换成我,我必须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自己抓走的。
我也喜欢石秀敢作敢为、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卢俊义被绑缚法场,刽子手已举起屠刀,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常而我就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有一年我过生日,请了许多小朋友吃蛋糕,吃着吃着,妈妈突然提议让我唱首歌,我却怯怯地摇摇头,心想: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唱歌哪里好意思埃所以,我就应向石秀学习。
我还喜欢宋江。宋江在浔阳楼喝酒,说醉话以及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着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这种沉醉、狂放的状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败的一面。《水浒传》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老师评分:A
老师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水浒传》的读后感,先为我们简述概括了的主要内容,接着引用书中的人物的例子,表达自己对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的喜爱与赞颂,最后一笔带过收尾,简述了读书的收获。
老师评分:A
老师点评:
小作者被里面的故事情节深深的折服,里面刻画的英雄好汉更是让你佩服不已。对于《水浒传》你有着自己深刻的感悟,联系生活实际去谈感悟,并悟出了一个人要重义气,对身边的人要多一份关爱的道理。
针对名著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让学生明确名著阅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在“实施建议?关于阅读”部分也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二、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阅读的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阅读活动才能起步。激发兴趣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较多的了解,对作品的价值、阅读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展起来相对容易且富有成效。教师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讲解是有效的办法。教师的讲解系统、全面、准确、权威、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容易接受。
三、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终身受益的,从小处说,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从大处讲,可以传承文化,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创造出新的文明。故作为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必要的。
四、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1. 制定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
明确一学期阅读名著的数量、品种、进度安排等,把阅读名著这一必修内容贯穿到学期学习的全过程,既不影响学科学习,有能够开展阅读活动,实现升学考分与涵养性情的“两手抓”,共同促进。
2. 制定每一天的阅读计划。
每一天有哪些时间可用于阅读,每一天读多少,应该切实、具体地安排。这样一天一天读下去,每天那个时间就是我读书的时间,那个时间我的任务就是读书。
五、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很多学生对名著有畏惧感,阅读不能坚持下去,有的甚至半途而废,特别是对文言作品。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意志力培养上做足文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心态。读名著,需要沉静的心态。一边读一边思考。体会作品精妙的语言,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只有慢慢读完,才能体会名著的好处。
读书为本,读书为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统编语文教材阅读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一本名著的教学方法,据此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阅读交流,让文本发出丰富的创意,让学生深入把握作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