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嫁歌的歌词之思想性--四川

(2013-10-12 09:47:48)
标签:

婚纱

习俗

婚礼习俗

婚纱照

婚宴

杂谈

分类: 不同地域民间婚礼的习俗不同

    四川汉族哭嫁歌的歌侧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而富有特色。这里对其思想性、形象性及其表现特点作些初步探讨。

    思想性:四川汉旗哭嫁歌和全国其它地区的哭嫁歌一样,虽属仪式歌.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仪式歌。因其哭唱的内容许多已超出了 -般仪式歌的范围,即与妇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男尊女卑的抗争联系起来了,富有思想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说它是反映过去受压迫妇女心声的仪式歌。在四川汉族哭嫁歌里,富有思想性的内容很普遍,如哭诉包办婚姻的平昌《哭礼上》。

http://s11/mw690/af0994e9gx6DmkYaisq1a&690

    《哭礼上》是男家迎亲送来聘礼时新娘哭唱的歌,有的地方卫叫《哭过札》。虽说足仪式歌,但和其它哭嫁歌一样并没有同定不变的格式,可据自己的身世编唱。这前歌便是唱出,歌中的这位新娘对包办婚姻的怨恨和无可奈何的悲伤心境:自己的婚事却“事不由人”;已到迎亲“过礼”了,“才知行礼要接人”。这怎不使她感到“伤心”!她怎不埋怨爹妈,唱出“养育恩抛九霄云”的反抗之声!

    又如安县一首哭嫁歇,还直接责备娘道:“自从我妈开了r口,女儿呕气到如今……没选婆家聪明子,没选婆家读书郎。竹叶青,柳叶青,你图婆家有钱人。我妈说我菜籽命.人家菜籽撒平地,我妈菜籽撤石板,石板菜籽咋个生?”这首歌对娘的责问多么有理!不仅如此,它还反映了封建婚姻不但不是以爱情为基础,就连选择对象的标准都要由父母决定。即便是女儿有见识要嫁“聪叫子”、“读书郎”,而娘却“图婆家有钱人”,这是任凭你“呕气到如今”也是不能改变的。可是“石板菜籽咋个生?”却不管了。这种包办的无爱婚姻,怎不酿成家庭悲剧。

    下面通过通江哭嫁歌,在控诉买卖婚姻的同时还响亮地提出“我不爱富贵爱贫娃”。这种不图“聘金赠礼”多,哪怕是“贫娃”只要是自己所爱的人才嫁的婚姻观,即使是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

http://s11/mw690/af0994e9gx6DmkZR0lcca&690

    对封建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的控诉和反抗不仅是埋怨、责备爹妈,“骂媒”更是骂得痛快淋漓。因媒人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中不但是个重要角色,起了重大作用,而且是其“合法婚姻”的主要标志。如《札记·访记》载:“男女无媒不变,无币不见”,后来的《唐律·户婚》还把媒人纳入法律条文:“为婚之法,必有行媒”:民间亦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下无媒不成亲”之说。加之媒人的巧舌如簧的哄骗,新娘对封建婚姻之恨,因而也要发在媒人的头上。

    在四川汉族哭嫁歌里,“骂媒”的歌非常之多.这些受媒人的欺骗,“哭哭啼啼离娘家”的“黄花女”,到婆家后的日子可想而知。另一首平昌民歌还反映了媳妇因受不了婆家的虐待,发誓要对媒人报冤仇的心里:“莫怨天来莫怨地,只怨爹妈不争气。背时媒人害了我,发誓要把冤仇报。”

    对于封建婚姻中的媒人,许多学者都发表过这方面的见解,这里不准备着重探讨。但也要看到,媒人虽有构成包办婚姻的“过恶”,而在促成婚姻方面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这在四川汉族哭嫁歌里,虽说“谢媒”的极少,也是有所反映的。

http://s9/mw690/af0994e9gx6Dml1D7II28&690

    此外,哭嫁歌的思想性,还表现在它对男尊女卑、家庭奴役制的斗争精神方面。因进人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以后,“封建婚姻的等级主要表现在家庭之间,性别之问和家庭内部”(张帮炜《婚姻与社会》“宋代”第一页)。在这种公开的、赤裸裸的小平等的封建婚姻制度下,必然会激起妇女的反抗情绪。这自然也会在哭嫁歌里反映出来。而这种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即使是在娘家,也是“哥哥落在花丛里,妹妹落到苦竹林”,也会引起她们为之进行斗争。

下面这首蓬溪哭嫁歌,便足反映的即将过¨的媳妇预感到嫁过去的日子难过,趁出嫁前夕“骂媒”之机,要媒人给婆家传书带信,表明自己不受婆家“搓磨”、“央磨”,争取平等对待的鲜明态度。

    在哭嫁歌里,类似上面这首的还不少,像是已形成了对婆家的虐待群起进行斗争的一种“檄文”格式。如达县《嘱媒》:“八把芝麻撒过河,过去要给兄弟说,莫拿书礼来考我,我在娘家没有学。九把芝麻撒过河,过出要给婶娘说,莫拿礼俗来考我,我在娘家没有学。”但这叉不是无理取闹,如安县《哭老人婆》中唱道:“花花轿儿明又明,端端坐到婆家门。叫声红爷带信去,快喊公婆改性情。公婆改性待媳妇,媳妇改性敬双亲。一根竹杆搭过河,多多拜上老人婆。莫把儿子当先生,莫把小女当蛮婆。”一首蓬溪《哭骂老人婆》巾。更是未过门就敢与老人婆“宣战”:“一根竹杆梭过}h『,多多拜上老人婆。媳妇不是你生的,你把媳妇咋奈何。”

在哭嫁歌里,还有把矛头直接对着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在那个时代可谓“惊世骇俗”之论。

    当然,除此以外哭嫁歌里也有受封建礼教、宿命论影响,有如“三从四德要学好,家中莫得闲话少”(平昌《哭外公》),“我的祖宗我香火,发子发孙发错我”(逢溪《辞祖》),“不怪爹妈不留我,儿生外相奠奈何”(达县《哭爹娘’)等一类的歌词,但这是少数,是受所处时代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

 

风尚国际,给你最尊贵的爱!一生一次的婚纱照岂能退而求其次,请把最幸福的婚纱摄影,交给最专业、最负责任和服务最好的团队!
官方网站:http://www.xffsgj.com/
更多婚纱摄影资讯请关注最好的襄阳婚纱摄影——风尚国际,风尚完美的服务只为您打造!

 

http://s4/mw690/af0994e9gx6DmkV9QQ33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