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濠头村

标签:
中山濠头村浦江世泽牌坊郑氏宗祠 |
分类: 岭南风物 |

濠头建村800多年,几乎与香山县同龄,是本土历史悠久的大村落。如今的濠头村,郑氏族人约占了全村人口的9成,人数达3000多。据濠头《义门郑家谱》记载,濠头郑氏传自浙江浦江,当时郑氏族人团结一致,重情重义,有“义门郑”美誉,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江南第一家”。后来一场大火,义门郑不得不分散而居,南迁各地。而入粤始祖郑贤,亦是义门郑的后代。此后,郑贤的第三代孙郑继文迁至长洲(西区),第六代孙由长洲迁至大鳌溪(东区),第九代孙迁至钱山(沙溪),第十代孙郑谷彝、郑谷纯兄弟俩迁至濠头村。

名门望族,与之对应的便是林立的宗祠。濠头史上曾有18家郑氏宗祠,不过经过多年风雨,很多宗祠要么倒塌,要么被改建,如今已经所剩无几。如今,濠头现存最大、跻身于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列的郑氏大宗祠(又称尚纶尚絅 二祖祠)位于开发区第三小学东北侧,始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重修,2005年再次修葺。该祠坐西北向东南,原占地面积2600平方米,建筑风格与广州陈家祠相差不远,为五间三进砖木结构,据称当时所有木材由日本东京进口,所有石柱由人手磨制,可谓精雕细刻。可惜,后来由于历史原因约有三分之二的建筑被拆,现仅存二进台基、天井基础及三进建筑,面积约为1025平方米。三进建筑原为“拔进”,现称为“崇善堂”,硬山顶,龙舟脊,镬耳山墙,黄琉璃瓦当,青砖外墙,为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宗祠大门“荥阳派远,浙水支长”这简单明了的四字对联,形象记载了郑氏一族的来源与传承。



浦江世泽牌坊长11.8米,宽4.05米,通高8.5米,为四柱三间式建筑,用花岗岩建成,楼柱、底部、顶部等处刻有精美的花纹。牌坊正面左右两边,篆刻着“荥阳派远,浙水支长”这样一副与郑氏大宗祠如出一辙的对联。这座牌坊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由当时的邑侯虞国镇为纪念尚纶尚絅 二祖祠、参照浙江浦江地区牌坊的式样而捐建,并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1992年、2005年三次重修。不过,这座牌坊虽有探花之名,却并不是因为有族人高中探花而建,而是为了彰显濠头郑氏的发展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