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2013-01-06 21:43:03)
标签:

永福

百寿

百寿岩

石刻

俞大猷

分类: 八桂飘香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百寿岩与永宁州古城隔河相望,历史比古城长,名声比古城大,仅一个百寿图,就出了一本《百寿图考释》专著。《永宁州志》卷之二舆地志(上)山川类记载:

“百寿岩,在州治东渡江百步许,山如横障,石洞天开,幽敝绝尘,炎夏无暑。广舆记仙释门云:廖扶,永宁人,相传家有丹砂井,一族饮此井者,皆百余岁。《抱朴子》亦云:廖扶丹井,一族数百口饮之多寿。今井已无迹可寻。旧称夫子岩者,或”“扶”“夫”音体近似而伪欤。宋绍定乙丑,知县史渭,镌楷书大寿字于石壁,长五尺许,广四尺许。画中镌小寿字百其文。真草篆隶皆备。每字旁注文体。今稍漫漶,士大夫以硃搨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世多珍之。其璧镌赵松雪书“宁寿”而字,其后改古田为永宁。盖先兆也。“宁寿”之下,明参将童元镇镌“貽安啓祚”四字。其后石乳凝结,略似人形,好事者雕之,为普陀大士像。民遂奔走礼之。其石乳悬垂如钟者,击之镗(音汤,tang55)然,成声。隆庆五年,征蛮将军俞大猷,克复古田,题名于岩之顶,并镌诗于璧之西。岩之左垂,有地宽平不能一亩,可由岩中取道敧斜上通。万历初,兵备副使吴善建亭于其上颜,曰“望北”。至十五年,参将童元镇新之署州事,都事陈荣为之记,镌于石壁,为苔藓藤蔓蒙翳久矣。天启丙寅仲夏,晋江陈壮图镌“君恩山重”四字于岩壁之顶。国初乾隆三十五年,州牧昆陵杨奎于岩中构一小亭,取赵书“宁寿”二字名之亭。久圯有记。镌于石。并系以诗。盖自承平以后,达官词客每游讌于此,题咏遂多。”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寿”字为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知县、山东籍进士史渭所写,距今已近800年。大寿字高175厘米,宽148厘米。字体端庄,笔锋遒劲,集正、篆、隶、草为一体。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大寿字中又刚好嵌入了100个小寿字,形态各异。再一细看,每字旁还有更小的铭章注明文体或出处,令人啧啧称奇。由刻字时的宋代上溯,有“怀素书”(唐)、“小王书”(晋),“古隶”(汉)、“程邈书”(秦)。再往上,还有“金文”、“甲骨文”等,可追溯到仓颉造字,甚至更远到结绳记事的年代。若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蝌蚪文”、“星斗文”、“水部文”等小“寿”字,与西域文字颇有些渊源。甚至一些已经消失的文字系统,也能从这幅百寿图中窥见端倪。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福、寿、禄是人们对人生的美好愿望。百寿图刻就后,受到历朝历代文人雅士的追捧。据《永宁州志》记载:“士大夫以朱拓之,载诸行箧,可镇江湖风涛之险,屡多奇验,世多珍之。”1936年,蒋*石五十大寿,时任广西省主*黄旭*命专人拓裱了一幅“百寿图”,作为献给蒋的寿礼。1942年,这份精美的“百寿图”又作为当时国民*府的礼物,赠贺英国伊丽莎白*王之寿诞。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宁寿”2字榜书,遒劲圆活,潇洒飘逸。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明隆庆五年(1571)广西总兵官俞大猷撰《古田纪事碑》,记述明王朝镇压古田韦朝威、韦银豹父子率领的壮*人民起*达数十年之久,征剿、擒斩数以万计*义壮民的史实。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俞大猷题诗:相逢尽问事何如,我忘九夷一度居。□日但能行笃敬,他时可使三诗书。柔化刚克功常罔,恩用威施化有□。开辟千年今再见,□极天地果无□。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明万历年间童元镇题“贻安启祚”。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清乾隆杨奎题:“空谷遐心”。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题诗中以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廖振祥十首诗较为引人注目,他写的都是当地民情和日常饮食起居的事,语言诙谐风趣,读来琅琅上口,堪称民俗文学佳作。

《游百寿岩》

廿年游学谢浮名,大志清磨侠气平。文字有灵能寿世,丹砂无井不长生。筵开福地心常幻,吟到巉岩句亦清。欲向仙庐寻故址,古槐□冷夕阳明。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光绪年间李恩题诗《游百寿岩》

幽岩古致本天成,任尔骚人共品评。寿字端凝悬石壁,佛颜潇洒拱神京。山如排□流丹翠,诗竞挥毫咏秀莹。寄语同侪须领略,有缘仙子许相迎。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百寿新县定名始末记》

吾邑隶属中原。自秦平南越始,吾邑之为单纯县治。自晋置常安县始,前乎此者,虽禹迹尧封南极交趾,然荒裔万里,其关系亦甚微矣。两晋而后,县名叠更,于六朝为梁化;于唐为古县、为澶化、为恭化;于宋为古县、为慕化;于元为古县;于明为古田;隆庆中蛮乱平,升为直隶永宁州,辖永福义宁两县。胜清初业仍为单州,因袭旧名,靡所变易,此其沿革之大略也。

民国肇造,袁氏当国,改国内重名县,分而以古化名。吾邑吾民恶其名不雅驯,且不合于进化论之原则,而尤违反革命主义,时思有以易之。本会同人爰本此旨,积极从事改县之运动。说者曰寿为人生最高之愿望。吾邑百寿山之庄严、百寿岩之宏肆、百寿字之杰,特其位置当主县之中,其胜迹为全县之冠,以是而代表吾邑之民魂、民性。允称难得,新县命名以百寿为善,谘于为众,所议佥同。于是联呈层宪,请易今名。

书上初奉驳,嗣朱公朝森为政务处长,吾民知其贤,再申前请,果如议。百寿之名遂奉令于三月一日改定。覆准之日,兆民忭舞,庆祝之盛,极空前未有之观。亦可以觇民气之发扬,而民心之所在矣。本会以斯邑之名纯粹出于名意,开历来创见之新纪元。用是镌其概略,垂诸万世。惟我民众,其各努力于社会之改造、精神之革新。使亿万斯年县与民同寿并美,则同人之所厚望也。民纪二十年八月吉日。

永福县百寿岩石刻

百寿岩对面有一棵号称为亚洲第一大重阳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