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街头小品(三章)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街头小品
(三 章)
蔡 旭
(《阳江日报》2024年11月8日)
雨中课
一场没有预约的暴雨倾盆泼下,匆忙赶路的人与车,都被一盏红灯叫停了。
那个用书包顶在头上的小孩,当即就全身湿透。
这时候,一辆车前门打开,女司机冲出来,把一把伞撑到小孩头上。
他来不及认出是谁,那声谢谢已被雨声淹没。
不用说,跑回车上的女司机,也已淋漓尽致。
她的善举,被另一辆车上的人拍了下来。
一瞬间,一个视频感动了一座城市。
随后的留言,成了一条温暖的河流。
女司机,拍摄者,连同整座城市,都得到了热情的点赞。
可是,也有一条似乎不合时宜的点评跳出,认为——
“不必多此一举,孩子就应该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不对等的辩论,却没有结论。
也许,两种说法都是对的。
这个孩子,既经受了暴雨的拷打,又领受了陌生人的善良。
他是幸运的人,一下子上了两堂课。
跳房子
小广场的地板上,用粉笔画着一座房子。
哦,它不是房子,只是一些格子。
它又的确是房子,小时候在游戏中跳过的房子。
一楼是一间,二楼又一间,三楼有两间,四楼是一间,五楼又两间。
楼顶上是一个弧形的大天台。
可以从下面跳上去,又可以从上面跳回来。
可以顺着跳,可以倒着跳;可以双脚跳,可以单腿跳;可以张眼跳,可以闭目跳。
女孩子跳,男孩子也跳。一个人跳,一群人也跳。
小时候,谁都跳过,谁都会跳。几十年过去,也不会忘记。
这时候,一个白发老奶奶提着鲜鱼鲜肉鲜菜从菜场出来。
与这房子擦肩而过时,忽然停下了脚步。
好像在想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想,竟把菜篮子放下了。
情不自禁地,在这房子上又蹦又跳。
跳得那么自然,跳得那么自在,跳得那么自得那么自乐。
仿佛忘记了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仿佛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这时候,小广场忽然沸腾了起来。
一个人,又一个人,竟有一群人,排着队跟着在这房子里跳了起来。
有背着书包的人,有发小广告的人,有夹着公文包的人,有挑担卖水果的人……
不论年龄,不管性别,不讲职业,不顾身份。
他们都是会跳的人,都是小时候跳过的人。
谁没有当过孩子?谁都可以是个孩子。
虽然无法跳回童年,但是可以跳回童年的快活。
时光可以逝去,快乐随时都在。
是的,记住这句话就好了——
不管几岁,开心万岁!
马路义工
蔡旭,广东电白人,现居珠海。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海口晚报》总编辑、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出版散文诗集38部,短论集5部,散文集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