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晚报》:广州西关徜徉录(三章)

标签:
散文诗作品 |
分类: 公开文章 |
广州西关徜徉录
(三
蔡
(《湛江晚报》2024年3月19日)
同鲁迅在陶陶居饮茶
还有两个人,我却不怎么认识,也不好意思开口问。
茶壶里斟出淡香。先生说:“广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谈。”
桌子上,摆着他爱人推荐的招牌大虾饺、黑鱼子香菇烧卖皇、鲍汁叉烧包、明炉葡挞及桂花蛋散。
好像什么都没有说,只在赞赏陶陶居的点心,毕竟爱与美食都不可辜负呀。
即使你错过,我也不会错过。
詹天佑故居铺起一条铁路
在广州十二甫西街芽菜巷那密集拥挤的老民居中,我竟然见到了一条铁路!
才知道,这是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与建造的铁路——京张铁路八达岭段的翻版。
之所以铁轨铺进了西关大屋,是因为这是“中国铁路之父”的老家。
是的,1861年,詹天佑就出生在这里。
这间有着古朴的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的房子,寄存着他幼年的足迹。
11岁的他,作为第一批留美学童,背负着国家励精图治的使命,从这里走向大洋彼岸。
他是中国第一批张眼看世界的人,明白了要改变闭塞贫穷的中国,必须要有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在进入耶鲁大学的时候,他便主修了铁路工程。
1905年,面对英国和俄国强势染指中国铁路建设的危困局势,他挺身而出,出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建起了第一条中国铁路,制定了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统一了工艺标准,培养出第一批铁路工程师。
此后十年,又筹划修建了津浦、张绥、沪嘉、洛潼、粤汉等铁路。
站在这间老屋面前,我为这位毕生为中国铁路事业献身的人而自豪。
在今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中国铁路而自豪。
中国的高铁里程世界第一,地铁里程世界第一,铁路总里程世界第二。
可以说,这些铁轨,都是从这里延伸出去的。
都是跟着从这间老屋里走出的这个人,铺向全国走向世界的。
到永庆坊去见李小龙
得知李小龙在广州办展览,我便跟着人流涌向永庆坊。
这位故乡在顺德均安,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国际巨星,在广州也有一座祖屋。
一正一偏三进两层的砖木大屋,是父亲40年代建起的房子。
人群汹涌而来,告诉他虽然离开世界已50年,世界却一直没有把他忘记。
尽管他从来没在祖屋住过,这里也收藏着他33岁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3个月大,就在粤语片《金门女》中亮相,告诉着与演戏有缘。
从小习武,洪拳、白鹤拳、功力拳、蔡李佛、太极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更有叶问的咏春拳练得出神入化。
1971年在《唐山大兄》一战成名,震撼了武坛与影坛。
《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他的功夫片掀开了电影史的新一页。
也推开了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的大门。
从他的一招一式,我看到了功夫片开创者的精湛技艺。
从他的诗歌与格言,我看到了武术哲学家的博大精深。
看到了一位戏武双全的艺术家,一双“有思想的拳头”。
第一位华人国际电影巨星就这样升起。
第一位中国功夫全球推广者就这样定格。
一个叫做“李小龙”的世界文化符号,就这样闪耀在星空。
在李小龙祖居久久伫立,我在想:一颗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绕梁回响的,正是李小龙的声音:
“成功只属于那些想成功的人”!